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内蒙古大青山山前冲积平原区构建农田防护林体系,根据立地条件类型选择新疆杨、北京杨、合作杨、群众杨、白柳、旱柳、垂柳等适应性强、生长快的优良品种,采用了适当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经测定得出:造林成活率为95%-99%、保存率为95%以上;从2000—2003年营造的农田防护林带均已进入速生期,林带的平均高为9.1 m,平均林带树冠高7.6 m,平均冠幅2.6 m×2.5 m;同时防护林带均发挥出了明显的防风、降温及增加湿度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内蒙古大青山干旱阳坡的特点,采用油松3年生容器苗、沙棘和山杏2年生裸根苗植苗推广造林66.67 hm2,平均造林成活率达90.6%,保存率在85%以上。在造林后4年,林分平均高为84.3 cm,平均基径达1.6 cm,当年高生长量平均达41.3 cm,对林地土壤肥力的改善十分明显。因此得出:在大青山干旱阳坡推广造林,应以油松、山杏、柠条等抗旱树种为主,采取小规模的鱼鳞坑和水平沟整地方式,造林以春季为主。采取株间混交方式,株行距2 m×3 m和2 m×4 m;混交比例以油松50%,沙棘、山杏为50%。造林当年的7~8月份松土除草1~2次,并加强对鼠害和兔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青山生态脆弱带封山育林效果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大青山白石头沟流域多年来封山育林成效的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封山育林效果显著,使森林面积增加,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综合效益。为大青山冲积平原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可靠的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青山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和不同群落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多年来封山育林研究的成效,提出了大青山生态脆弱带封山育林的4种模式:天然白桦次生林封山育林、中山区水源涵养林封山育林、中低山区水土保持林封山育林、干旱阳坡封山育林育草,为在大青山地区实施封山育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青山人工生态林林分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 ,得出大青山人工生态林的建立是以海拔高度为主要因子划分造林地立地条件类型 ,树种选择在海拔 1 60 0m以上以华北落叶松 ,1 60 0m以下以油松为主要造林树种 ,是符合该地区生态气候条件的。使造林 1 5年~2 1年的林分保存率达到了 83.6~ 92 .0 % ,郁闭度为 0 .6~ 0 .8,并经测定表明 :该人工生态林林分已形成了很好的枯枝落叶层 ,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土壤容重小 ,减少地表径流 ,土壤蓄水能力得到提高 ,增加了地下渗透的涵养水源作用 ,对区域环境已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域确定为试验示范区,规划设计上使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防护效能,工程建设在总结以往农田林网建设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着适地适树、树种科学搭配的原则进行实施。在布局上跨乡镇建设,集中连片。措施上保证良种壮苗,多树种配置,采用复合立体搭配结构,综合体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多种功能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