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1.
含铁材料和稀土材料对矿区土壤As的固定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添加含铁材料(Fe2O3、Fe2(SO4)3)和稀土材料(CeCl3、LaCl3)后矿区污染土壤中交换态砷(As)含量和土壤pH值的变化规律,研究这2类材料对矿区土壤As的固定效果以及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Fe2O3对As固定效果不明显,当Fe2O3最大添加量为8g/kg(分别按Fe计)时,土壤中交换态As含量仅降低了3.81%,其他3种材料在本试验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其中Fe2(SO4)3和LaCl3固定As的效果相当,CeCl3次之。当这3种材料的添加量分别为2,4,8g/kg(按Fe、La、Ce计)时,土壤交换态As含量无法检出。对土壤pH的测定发现,Fe2O3对土壤pH几乎没有影响,其他3种材料都不同程度降低了土壤pH,Fe2(SO4)3对土壤的酸化尤为明显,CeCl3和LaCl3对土壤的酸化强度相当。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核心区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00年Landsat5、2013年Landsat8两个时相遥感影像,利用像元二分法模型反演获得2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并通过研究区域内2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近13年的区域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植被改善/退化状况及驱动力,定量分析了长株潭核心区13年植被覆盖度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核心区近13年植被覆盖度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所改善,平均覆盖度由2000年的0.573 9上升到2013年的0.601 5,植被退化区主要集中在长沙、株洲、湘潭3市城区及周边区域,另外长株潭绿心区植被覆盖度也有小幅下降;长株潭核心区植被覆盖与气候变化有一定关联,但人口增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城市化进程以及政策等人为因素是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对土壤和固体废物中氟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土壤和固体废物中氟的实验室分析方法,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并对最新发布的测定标准方法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正确度都能满足标准要求,质量控制结果也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4.
为给政府和相关部门建设生态示范区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以韶山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为例,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提出了韶山市生态示范区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5.
灌溉水中悬浮态的镉被认为是湖南省农田镉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比较紫背浮萍、美人蕉、狐尾藻和水葫芦4种典型南方水生植物对悬浮态镉去除的效果,筛选出效果更好的水葫芦和狐尾藻,进一步收集植物根部悬浮物、体系底泥,分析其镉含量并开展机制研究。结果表明,4种水生植物中狐尾藻镉去除效果最佳,去除效率为94.42%。植物对镉的去除主要通过助沉降和吸附,其中沉降部分所占比例最高,根系复杂的水生生物在去除灌溉水中镉的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性能,狐尾藻沉降部分的镉含量占81%左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