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202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1.
吴泽椿     
吴泽椿先生在岭南造园艺术上的突出贡献,注重把园林绿化的自然美渗入建筑空间里,同时又从过去的纯园林观点和纯美学观点转为美观与实用相结合。吴泽椿先生的作品既考虑到建筑景观构图的完整性,又解决了遮阳降温通风透光,改善了小气候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实用功能,使园林整体趋于完美。  相似文献   
2.
罗彤鉴     
罗彤鉴(1904~1999年),字朗秋,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我省知名园林专家、现代林业教育和林业科学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3.
杨和明     
杨和明(Yang He-ming,1924~1996)先生为著名岭南书画家和插花艺术家,广东普宁人.自幼研习书法绘画,青年时期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1948年进入中华音乐院学习,1949年后在文化部门担任行政领导工作,历任中共广州文化公园支部委员会委员、广州文化公园第二副主任,中共广州文化公园总支委员会委员,中共广州文化公园总支委员会副书记,广州文化公园副主任.  相似文献   
4.
广州菊花造型技艺是岭南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经历了几代菊艺匠人的努力实践与探索,但目前广州菊艺行业日渐式微,技艺的传承也陷入了危机.在梳理广州菊花造型技艺的发展历程及传承价值的基础上,从匠艺的视角对广州菊花造型技艺的传承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菊艺匠人的个体特征、构成关系以及当下所面临的匠艺传承困境.最终...  相似文献   
5.
吴纪华     
吴纪华(1921~2007),男,广东省佛山市人,为知名岭南园林名家。吴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毕业于日本鸟取(园艺)专科学校;1953年7月任广东省湛江市建设局园林处技术员、工程师。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应湖北宜昌市邀请,作为广东园林绿化设计工作组成员,参与对湖北葛洲坝建设项目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和现场施工;1982年调入广东省建委城建处工作,系高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6.
余植民     
余植民(191O~1996)是著名岭南园林造园专家、高级工程师。广东台山人,归国华侨。193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岭南园艺系园艺专业,此后一直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与实践工作。先后担任德庆百川农业职业学校校长,广州大学园艺生物教员,中山大学第一示范林场(现今白云山)林业技术管理员,广州市建设局园林科工程师,广州市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广州市园林局技术室主任。此外,余植民先生还担任过广州市绿化委员会工程师,广东园林学会理事、顾问等职务。  相似文献   
7.
以深圳前湾片区5个公园中的50种园林树木为调查研究对象,选取6个风害受损特征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园林树木进行风灾后抗风性的调研分析与评价。结果发现,园林树木风害受损率与树高、冠高、冠幅、根系状况、抗弯强度和支撑条件均呈极显著相关性,与顺纹抗压强度和病虫害情况呈显著相关性;新建项目中,抗风表型良好的园林树木多为小乔木,而抗风表现较差的多为存在树木“头重脚轻”现象的树木。最后,总结降低园林树木台风损害的对策和树木配置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价值观”),价值观主题园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广州文化公园文明苑的建设,是将价值观元素融入园林营造的一次创新性实践。基于对文明苑的建设背景、设计理念、空间序列、核心节点的分析,梳理并总结出文明苑的营造特色为兼具园林游憩和主题展示功能的精巧布局、将园林意境与中华文明传承相交融的深远立意以及在建筑装饰、叠石技艺与植物造景上体现岭南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