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明确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在寄主植物上的空间分布规律,更好地开展星天牛种群调查和精准防控,在武汉地区选取受害严重的6条城市道路,对星天牛幼虫在寄主植物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上的不同高度、不同方位的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星天牛幼虫在悬铃木不同高度层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星天牛集中分布在树干1~2 m和5 m以上,占比分别为21.63%、19.01%,其次是2~3 m、3~4 m区段,在根基部分布较少,占比1.80%。方位对星天牛的空间分布没有显著影响。1~2 m区段虫孔数量与整株虫孔数量呈极显著相关,根据1~2 m区段虫孔数量可预测整株星天牛的幼虫虫口数量。因此,在星天牛虫情监测与精准防控时,应结合种群空间分布差异合理施用不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对园林害虫红带滑胸针蓟马Selenothrips rubrocinctus的室内捕食能力和野外防控能力,将东亚小花蝽成虫饥饿处理24 h后,与红带滑胸针蓟马2~3龄若虫按不同比例混合放置,24 h后统计捕食量;在野外按不同益害比释放东亚小花蝽成虫防治红带滑胸针蓟马,于释放后2,4,6 d统计捕食量。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成虫对红带滑胸针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和Holling-Ⅲ模型,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增大逐渐降低,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大于种内干扰;在野外不同益害比下,短期内各处理间的校正防效无显著差异。东亚小花蝽成虫在室内外对红带滑胸针蓟马均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可通过田间释放东亚小花蝽防治红带滑胸针蓟马。  相似文献   
3.
为摸清星天牛在武汉地区发生规律,有效控制星天牛危害,对星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星天牛在武汉地区两年发生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集中在5月下旬~6月上旬,产卵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幼虫孵化高峰期在7月中下旬.幼虫期长达10个月,至11月上旬越冬.绿色防控技术对降低星天牛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