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对落叶松鞘蛾蛹和卵发生期提出预测式,其蛹的有效积温的估计区间为63.9±9.7日度,发育起点温度的估计区间为14.6±1.1℃,卵的有效积温的估计区间为279.7±22.8日度,发育起点的估计区间为15.7±0.6℃。蛹期预测式为(?)=(63.9/(T-14.6))±1.9069(SNp=0.7417,自由度为5)卵期预测式为(?)=(279.7/(T-15.7))±3.7932(SNe=1.6039,自由度为7)  相似文献   
2.
棕背Ping Clethrionomys rufocanus的种群密度与森林鼠害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而棕背Ping种群数量的消长与种群的繁殖关系极为密切。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棕背Ping种群的繁殖能力主要在成年组,成年组个体的繁殖强度最高,在繁殖期间占主导地位。从繁殖特点可见一年内只有一个繁殖高峰期,且集中于春季,属前峰型;抗生育药剂对棕背Ping雌雄两性害鼠的繁殖强度的影响是显著的,能够大幅度地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吉林省贮木场害虫调查中,于舒兰县上营森林经营局见到目前我国最大的天牛。经鉴定,隶天牛科(Cerambycidas),锯天牛亚科(Prioninae),坚天牛属的大山坚天牛Callipogon relictus(A.Semenov)。国内  相似文献   
4.
1968年8月至1971年7月,我们在阿尔卑斯山脉对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的种群动态和复合寄生做了调查。其它学者在室外人工栽植的欧洲落叶松上也做了些类似的研究。种群动态的研究利用是生命表方法。在海拔高度与危害程度不同的三个地方,即Deutscheistrita Gaberl和Unterzeing对落叶松鞘蛾三个世代进行了调查。每一世代采6—7个样枝,每一样枝约30厘米长,约有150—200个枝梢。三年来,对种群的每年波动与消长都进行了描述。1968年至1971年,对越冬代的落叶松鞘蛾进行了调查,种群在上述三个地方分别增长了1.5、6和3倍。落叶松鞘蛾在施蒂里亚山脉的主要死亡因子有冬季鸟类的取食;近缘种类的鞘蛾同时取食针叶时的食物竟争;春天叶芽萌发与幼虫的取食不相吻合;恶劣的天气条件及一些通常不很重要的膜翅目寄生蜂的寄生。寄生落叶松鞘蛾的寄生蜂在阿尔卑斯山脉约20种,其中6种经常且有规律的出现,它们是Dicladocerus Westwoodjj,Chrysocharis,novellus Cirrospilus pictus,Diadcgma nana,Agathis pumila和Habrocytus semotus。有8种为奥地利的新纪录,在寄生落叶松鞘蛾上,首次记载了Teleopterus semotus。比较阿尔卑斯山脉、北欧和北美的寄生蜂组成,发现一些主要的寄生蜂在北欧人造落叶松林内数量稀少或没有,在一般情况下,寄生蜂在阿尔卑斯山脉的种类组成比在欧洲其它地方都要丰富。有些近似种也已适应被引进的寄主,从生存角度讲,它们在欧洲都是近缘种。Agathis pumila是所有寄生蜂种类中对落叶松鞘蛾显示出高度的专一性,而大多数种类确是寡食性或杂食性。落叶松鞘蛾的寄生与其密度呈反比,多数寄生蜂与它们的寄主在发育进度上是不吻合的。经普瓦松方法分析,Agathis pumila和Diadegma nana二者间无重寄生和复寄生现象。  相似文献   
5.
棕背Clethrionomysrufocanus的种群密度与在林鼠害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而棕背鼠种群数量的消长与种群的繁殖关系极为密切,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棕背种群的繁殖能力主要在成年组,成年组个体的繁殖强度最高,在繁殖期间占主导地位。从繁殖特点可见一年内只有一个繁殖高峰期,且集中于春季,属前峰型;杭生育药剂对棕背雌雄两性害鼠的繁殖强度的影响是显著的,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害鼠的出生率,降低鼠害种群密度,控制林木鼠害的发生,是防治在林鼠害的一个治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利用长白山的昆虫资源,省昆虫专业委员会提出“长白山昆虫资源考察”的倡议,经省政府批转省科委安排,拟按不同坡向分三年进行考察。 1983年的考察工作由省农科院植保所,省林科所、东北师大生物系共同主持。参加单位还有吉林农大植保系、省蚕研所、通化地区农科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所、临江林业局及西北农学院植保系共15人组成考察队。 1983年重点考察了长白山南坡。其范围包括临江林业局所辖的闹枝、大西、芒河、东小山、红土山、西小山等6个林场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横山站至天池。海拔从700公尺至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大蚜是刺吸落叶松幼树嫩枝和嫩叶的一种主要害虫,在一些地区已对落叶松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为揭示种群在林内空间的分布型式,给测报虫情提供依据。本文着重研究了落时松大蚜在人工落叶松林内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