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亚热带赤桉种源试验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赤桉自然分布在澳大利亚的整个大际各州。由于适应性强,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广为引种栽培。为了系统地研究赤桉地理种源的变异规律及生产力差异,我们对中国中亚热带五个赤桉种源试验35个种源进行了调查,对获得的材料进行了多种分析,认为赤桉具有纬向倾群变异规律,开发现不同生境:不同种源及它他的互作效应极为显著。主分量分析表明,影响赤桉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温度,其次是降水。各种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湘中丘岗区中试及推广的优良桉树种类或种源,采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对1986~1892年我院引种试验中7种桉树12个种源3大性状9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评定出了两个优良种源,两个较好的种源。为湘中丘岗区的桉树中试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湖南三类生态区的赤桉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合湖南及类似的中亚热带区的速生耐寒赤桉种源,自1985——1989年,在湘中丘岗、湘北滨湖及低山三类生态区的多个试点,分批对36个种源(33个来自澳大利亚、3个为国内地方种源) 进行了育苗、栽培试验。根据对4年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着重评定了第一、二批供试种源的生长抗寒性状,同时对树干形质及其他适应力也进行了适当评价,从而选出了若干优良或比较优良的耐寒速生种源,为中试推广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1985年春起,在湘中、湘北和湘西北3类地貌生态区,进行了赤桉种源试验,供试种源38个,分4批分别在各试验点进行,除3个国内“地方种源”外,其余均为澳大利亚种源。通过对3年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第1批供试种源幼年期的高、径生长、抗寒性、开花和干形质量等进行了初步评定。结果表明,8929种源和渡口赤桉具有多种优良性状,是值得进行中试并渐步推广的种源;其他种源在某一方面具有优良特性,可供在今后的树种改良工作中加以有侧重地利用。  相似文献   
5.
引言:这份资料是近四年多来,结合在湖南省的桉树引种工作,做为对引种原始材料的初步研究和了解而编译的。它的直接目的在于为筹建适合中亚热带生长的桉树基因库服务。编译的都是我们引入的耐寒性强或比较耐寒的种类。这些种类是根据编译者在与澳大利亚朋友交往中,向对方介绍引种的一般目的及在引种试验中设立的山、丘、湖三个不同生境引种点的生态环境后,主要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林学系”、联邦科工组织林研所及其种子中心  相似文献   
6.
7.
D.格拉塔佩格利阿等[(美)北加罗里纳州立大学遗传及林业系森林生物技术组]F.贝托鲁西等[(巴西)阿那克鲁兹森林遗传及技术研究干]近10年来,林木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显著,随着遗传育种、繁殖技术及同功酶分析等项目的建立,近年来世界若干组织已致力于桉树遗传图谱工程研究,尽管研究的树种及着重点不同,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主要目标——发展分子标记信息,促进育种工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经济效益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我国桉树人工林栽培的现状及各分布区的一些试验研究,对桉树人工林及桉树防护林带抵御自然灾害、保护农作、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及按树人工林经营中的一些生态问题进行了综合阐述与探讨,提出了在经营中进一步树立生态经济观点,加强桉树生态经济研究的初步设想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湘中丘岗区桉树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出适合湘丘岗区中试及推广的优良桉树种类或种源,采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对1986~1892年我院引种试验中7种桉树12个种源3大性状9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评定出了两大优良种源,两个较好的种源。为湘中丘岗区的桉树中试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赤桉种源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