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索不同发热物质的发热规律,分析雷竹笋用林覆盖中发热物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为凝练高效低碳雷竹林覆盖模式提供适宜的发热材料和施用方法。【方法】选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3种材料(新鲜鸡粪、枯饼和麦灰)作为发热物质覆盖雷竹林,调查覆盖期内不同时期和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温度,并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其差异性。【结果】新鲜鸡粪、枯饼和麦灰作为发热物质覆盖雷竹笋用林,土壤温度均在10℃以上,高于未覆盖林地。11月26日覆盖后,前2~5周土壤温度较高,第6周开始温度逐渐下降,第13周(翌年2月底)温度达到最低,之后随着气温的上升,土壤温度又开始上升。不同发热物质的发热规律有所不同,麦灰发热速度快并且集中,前期土壤温度高,增温效果明显,但持续发热时间短,第3周开始土壤温度下降;枯饼发热速度平稳,持续发热时间较长,高温期内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较小;鸡粪发热量相对较低,覆盖初期土壤升温慢,温度较低,但后期土壤温度较高。发热物质和土层厚度均对不同土层的温度差异产生显著影响(P <0.05),覆盖初期发热物质起主导作用,覆盖中期土层厚度起主导作用,覆盖后期共同影响,但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 0.05)。【结论】笋用林覆盖中,不同发热物质的发热规律和发热量不同,鸡粪发热量较小,麦灰持续发热时间短,枯饼发酵分解速度比较平稳,持续发热时间较长,是比较理想的发热物质。生产中可使用枯饼为发热物质,配合适宜的谷壳保温层厚度或采用二次覆盖等措施,实现控制土壤温度和竹笋出土时间,提高笋用林产量和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枯饼、谷壳和水分对覆盖厚竹林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纤维和秆形是衡量竹材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为了探索厚竹(Phyllostachys edulis‘Pachyloen’)的秆形特征和纤维特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段解剖测量竹秆的直径、壁厚、枝下高、实心高等秆形因子,并在不同秆高处取样,采用硝酸乙醇法和显微观察手段测定纤维含量和形态。【结果】不同产地厚竹的壁厚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仅8%,厚壁性状稳定;竹壁厚度和分枝高度随着竹秆胸径的增粗而增加,壁厚率随着胸径的增粗而略有降低;竹秆纤维平均含量为40.2%,从基部到顶部逐渐下降,纤维含量与秆形因子相关性不显著(P0.05);纤维平均长度1 615.0μm,平均宽度14.3μm,平均长宽比112.3,纤维长度与秆形因子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纤维宽度与竹杆高度、粗度、秆壁厚度和实心处高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纤维形态轴向变异表现为竹秆中部纤维较长且窄,基部和梢部纤维较短且宽。【结论】厚竹厚壁性状和纤维形态稳定,可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推广,应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和提高集约经营水平,培育大、中径级竹林,以提高竹材产量和质量;对竹材采用分段利用,以提高竹材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