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茉莉花茶加工技术与吸香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综合地认识茉莉花茶窨制的工艺本质、完善茉莉花茶窨制技术,本文综述和分析了茉莉花茶加工技术及吸香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英刑法上强奸罪之间的比较,就男性能否成为受害者、婚内强奸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强奸罪相关立法,提出了将男性纳入强奸罪的受害人中、对性交的定义范围应该扩展和独立设立奸淫儿童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梁亚樨  谢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30-7630,7632
我国农村危机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对农村危机,必须因地制宜。在预警工作中,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各村之间加强横向联系,形成预警网络,同时提高乡镇政府危机处理能力,施行预见管理;展开模拟灾情急救演练,提高村民自救能力;在善后工作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目前茉莉花茶生产的难题,研发了茉莉花茶新的赋香方式.结果表明:复合汽化法花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极显著高于雾化法花茶和拌和法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拌和法花茶.复合汽化法花茶的香气组分总量,酯类、醇类和烯烃类物质含量均高于雾化法花茶,低于拌和法花茶;芳樟醇、乙酸苄酯、苯甲醇、α-法呢烯、苯甲酸叶醇酯、吲哚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等7种茉莉花茶特征香气组分含量大小为:复合汽化法花茶(89.04%)拌和法花茶(87.56%)雾化法花茶(74.15%).复合汽化法花茶的感官品质得分86.65,高于雾化法花茶(79.95),略低于拌和法花茶(89.00).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玉米特异性检测阳性标准分子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用PCR方法从玉米中扩增内源基因zSSIIb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获得中间载体pMD-zSSIIb;根据Bt11和MON810玉米转化体特异性序列,分别设计带酶切位点的引物,扩增出Bt11和MON810转化体特异性产物;用相应的酶对pMD-zSSIIb和两种PCR产物进行酶切,分别将Bt11和MON810产物克隆到pMD-zSSIIb上,获得阳性标准分子pMD-ZB和pMD-ZM,并对其进行特异性测试。结果表明,获得的阳性标准分子可以作为转基因产品检测时的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指导农户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精准施用药肥,基于开源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框架设计并实现水稻药肥精准施用大数据平台。【方法】通过调研分析整理了平台需求,设计了平台功能和体系架构。首先搭建了大数据平台软硬件环境以满足海量数据的存储(HDFS)与计算(Spark),然后整合与水稻施肥施药相关的多源异构数据,开展对大数据的应用探索,主要包括建立水稻施药施肥专家知识库,开发平台核心功能。【结果】水稻药肥精准施用大数据平台集纳创新区域特色抗性和药肥高效利用水稻品种及高效栽培措施、药肥减施增效、精准轻简施用技术,科学布局示范辐射稻区,集成药肥减施综合技术模式,发挥新媒体+大数据引领作用、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支撑作用,构建网络化多元推广示范平台,规模化示范推广,有效降低药肥用量,减少稻田面源污染,保障食品安全。经过功能测试与压力测试,平台能正常稳定运行。【结论】针对水稻药肥精准施用的应用场景,大数据技术在整合、存储、处理、应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结合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可将其推向实际应用,然平台投入使用时间尚短,需不断累积数据以丰富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受精鸡蛋在整个孵化过程中生物电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表现在整个孵化期间出现三次电位高峰,而且出现峰值的时间是在7、14、18天左右。未受精鸡蛋属于没有生命的物质,但它的电位仍有规律可循,我们从1987年开始研究,实验结果发现,未受精鸡蛋从孵化第一天开始测定。1)起始电位较低,从第二天开始电位逐渐增高,但增值不大,三日内电位呈现单调上升。2)示波器扫描未受精鸡蛋的电位为一直线。  相似文献   
9.
10.
生物电是生命活动基本过程之一,它对揭示生命现像之谜,无论是在理论或实践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于1987年开始,对“鸡胚发育期间生物电的变化枧律”进行了实验测定,实验结果发现生物电在。鸡胚发育期间呈现有规律性变化,表现在整个孵化期间出现三次电位高峰,而且出现峰值的时间是在笫7、14、18天左右。根据生物物理论和鸡胚胎学分析、第7天出现第一次电位峰值是和羊膜水的增加及胚胎代谢的加强相一致,而第14天出现第二次电位高峰是与尿囊液的增加相一致,第18天又出现的第三次电位高峰是与器官全部发育成熟,鸡旦温度增高,心脏跳动增加,肺活量增大、鸡胚活动次数增多、亦即和器官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增大与电位增大的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