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板栗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1995年共扦插1.6万株板栗插条,成苗率由1992年的26%上升到1995年的96.6%。试验从插条的选择、环境的控制、生根剂的选配和不同扦插时期进行了较全面的探索,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江苏省溧阳市...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竹螟猖撅发生于苏浙皖毗连地区的广大竹区.因此虫为害,重者新竹大量枯死;轻者次年出笋减少,下度新竹眉围降低.1978年春季试验中发现,当将久效磷或氧化乐果注入竹腔后,次日药液即传导至叶部,其上竹粉虱死亡达87.7%,至第9天对初孵若虫,仍有很高的毒力.为了明确内吸传导的方法能否用以防治竹螟,我们搜集了几种毒性较低,药源充足,内吸性能较强与农药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栗实蛾属夜蛾科,幼虫蛀害嫩梢、果实,江苏南部板栗产区均有发生。1979年溧阳县因此虫为害,减产25%。寄主除板栗外,还有野生栗。 形态 幼虫:老熟幼虫体氏14~18毫米,体淡红色,腹面淡绿色。头和前胸硬皮板褐色,后者色略浅,前胸及第8腹节气门显较其余各节为大。前胸:前胸盾上有四根毛,α位于β的前下方,δ位置较β略前,γ在α的前下方。ρ及ε在气门上方,ε较做弱。Κ群二毛,在一毛片上,π及γ在同一毛片上。中胸和后胸:α、β、ρ及ε排列成行。Κ群3毛,Κ及η位于同一毛片上,л一毛。第三腹节:α及ρ在一直线上,β在α的后下方,ε较短,Κ在气门后下方,η位于气门前下方。腹部第3~6节各有足一对,臀足一对。趾钩为单序纵带,呈半  相似文献   
4.
板栗,果实营养丰富,味道甜美,经济价值高,国内外需求量大。同时,板栗具有适应性强,寿命长等优点,群众称之为“铁杆庄稼”,对开发宜溧山区经济,改善环境,具确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场地处宜溧山区,是江苏板栗主要产地之一,现有栗园900多亩。 过去,我场在发展板栗时很少注意品种的选择,因而品种混杂,品质差,产量低。为了提高板栗产量,实现良种化,我场曾进行了板栗品种调查,并着手采用优良单株接穗嫁接建园,经初步整理,提出10个板栗优良品种(系)供生产参考。 板栗品种的优良性状 1.处暑红 树冠开张,树势强健。枝条细长稍扭曲,2年生枝条暗红色。叶形大,长约22厘米,宽9厘米,浓绿色,叶背茸毛疏。  相似文献   
5.
根据板栗萌芽性强,更新后恢复快的特性,对丧失结果能力,而其根、干健壮的板栗树,采用重截主干或主枝、枝组更新复壮,配以土、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使板栗树冠矮化,形成便于管理的丰产开心树形,更新后3-6d比对照增产1.13-3.67倍,更新后3-5a比新造幼树增产2.70-9.06倍,经过6a的试验研究,平均单株产量提高到6.4kg,获得了每公顷产2559.0kg的丰产记录,投入与产出之比为1:4,每公顷收益超过25500元。  相似文献   
6.
利用黑光灯诱杀趋光性强的森林害虫,以达到防治目的,其成效高低除与成虫习性、气象等因素有关外,还涉及到:一、地形以及高树、密林对灯光的阻障,影响诱集效果;二、林区如按数十亩设置一灯,不惟管理不便,且因线路电力损失,必须增加稳压设备,加大防治费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以竹螟为对象进行了试验,本文是1977—1978年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