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平阳县的竹类资源调查表明,该区域有竹类资源11属52种,其中原生竹种有10属30种,外引竹种有5属25种(含变种、变型);该区域竹类丛生竹种和乔木状竹种占相对优势地位,分布具有明显热带分布特点,兼有温带分布性质,显示竹类区系过渡性质,竹类区系更接近福建中北部区系类型;按竹子分布现状,该区竹子水平分布可划分为两小区,东南丛生竹区和西北散、混竹区。  相似文献   
2.
不同经营方式对绿竹地下结构和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经营方式的绿竹林根系结构和生物量分布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粗放经营的绿竹林内,竹根干质量总量为317.61 kg·hm-2,竹根长度总量为45 304.91 m·hm-2,竹根表面积总量为98.65 m2·hm-2,竹根体积总量为0.018 1 m3·hm-2;在集约经营的绿竹林内,竹根干质量总量为1 333.12 kg·hm-2,竹根长度总量为143 338.46 m·hm-2,竹根表面积总量为3 089.15 m2·hm-2,竹根体积总量为0.583 1 m3·hm-2.无论是粗放经营的绿竹林,还是集约经营的绿竹林,0~40 cm土层都是竹根干质量、长度、表面积、体积4项指标集中分布的区域.在粗放经营的绿竹林中,0~20 cm土层竹根干质量、长度、表面积、体积4项指标所占比例最高;而在集约经营的样地中,20~40 cm土层4项指标所占比例最大.在粗放经营的绿竹林中,总生物量干质量为14 537.34 kg·hm-2,其中地上部分为12 575.34 kg·hm-2,地下部分为1 962.00 kg·hm-2;而在集约经营的绿竹林中,总生物量干质量为39 267.27 kg·hm-2,其中地上部分为31 518.27 kg·hm-2,地下部分为7 749.00 kg·hm-2.比较集约经营、粗放经营的绿竹林各组分生物量,发现集约经营绿竹林远大于粗放经营绿竹林,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叶,集约经营绿竹林是粗放经营绿竹林的5.68倍,其次是根,为4.23倍,差异最小的是秆,为2.03倍,生物量差异大小的顺序为:叶>根>枝>蔸>秆.在各组分生物量所占的比例中,集约经营、粗放经营绿竹林表现出相同的特征,即各组分生物量所占比例的大小为:秆>枝>蔸>叶>根.  相似文献   
3.
马蹄笋是中国南方优良笋用竹种之一,在浙江省南部大规模栽植和经营.通过对马蹄笋生产技术的研究,确定了马蹄笋标准技术指标,制订了省级马蹄笋标准,促进了浙江马蹄笋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绿竹冻害的成因及减灾预防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绿竹的冻害调查,从立地条件、植株情况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冻害的因素。从气象因子角度分析冻害的原因,并提出补救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浙江省平阳县大木竹及吊丝单竹1年生、3年生和5年生样竹的不同器官和不同生长部位的干质量热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木竹、吊丝单竹各个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存在较大差异,2个竹种地上部分均为竹秆>竹枝>竹叶,地下部分细根的干质量热值最小;2)大木竹、吊丝单竹各器官不同生长部位的平均干质量热值无显著差异,表明热值与植物器官生长部位没有显著关系;3)大木竹、吊丝单竹不同生长年龄竹株的各器官平均干质量热值差异不显著;4)大木竹与吊丝单竹相比较,秆、枝、叶、蔸、细根等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均是大木竹高于吊丝单竹.  相似文献   
6.
良种桉是指从国外引进的巨尾桉、尾叶桉以及经筛选改良的优良地理种源和人工杂交优良家系而言,它们具有生长迅速、生长量高、轮伐期短、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特性。桉树人工林集约经营中,良种是基础,科学经营是关键,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措施,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良品种优良性状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否则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桉树高产优质品种必须高标准、高质量集约经营,才能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为此,在我县目前大力发展良种桉速生丰产林,推广良种、良法的时候,特对其主要培育技术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温从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13-12115
通过调查平阳县毛竹林受灾情况,对毛竹响应台风干扰一般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极大风速和过程雨量是影响干扰强度的关键因子,与风害率存在正相关,台风移动路径不同干扰强度不同;干扰形成主要方式是倒伏(含掘根和翻蔸),占总风害竹木97.2%。过程雨量高是造成倒伏比例极高的关键因子;地形条件对林木受灾起重要作用,高海拔风害低于低海拔,东北坡大于西北坡,不同坡度之间风害率随坡度递减;林木形态特征也会影响受灾情况,幼龄竹占总风害木的82.7%,壮龄以上竹占17.3%;不同栽培密度竹林风害率近似正态分布,胸径、高度之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