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飞机撒放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每架次装种蜂枝条200把,在松突圆蚧疫区以160~180公里/小时的航速作业,每13秒钟投放一把,每把控制面积33.3公顷。试验共作业飞行6架次,防治面积4万公顷,小蜂定居成功率达100%,半年后投放点中心区的平均寄生率达19.8%。每公顷防治成本2.25元,比地面人工挂枝放蜂速度快,成本低,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总结出采用航空常量、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洒青虫菌六号液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技术经验。在高差较小,起伏较缓的丘陵林区,飞机航高10—15米、时速160公里/小时,喷幅50米,每公顷喷菌液750—1500毫升,每平方厘着米落100μ左右的雾滴30个时, 喷雾3天后,对3—4龄幼虫防治效果达90%以上;对下代虫口有明显抑制作用。在湖北、湖南、广东示范推广10多万公顷,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应用病毒防治森林害虫,因有公害小,不伤害天敌,效果好及具有持续效果等优点,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在这方面均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随着应用病毒防治害虫的发展,各国亦很重视用飞机喷洒病毒制剂防治森林害虫,但在防治效果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法国,罗马尼亚工作组曾用1×10~(13)PIB/公顷,以航空微滴喷雾(舞毒蛾NPV),经25~30天观察,其死亡率达59.6~66.8%(Mihalache G.1938)。据Iniae M.(1978)报导,用7.6×10~(11)PIB/公顷的NPV悬液喷洒,经25~30天观察,舞毒蛾大量死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松树的主要害虫,据1981年统计,南方十五省区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达3388多万亩,严重影响了松木生产和松脂的产量与质量。近年来对松毛虫的防治除积极开展地面机械和航空化学防治外,还进行了航空施用菌剂和释放寄生蜂等生物防治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的地区基本控制了松毛虫的危害,如河南固始、湖南浏阳、广西高峰林场等保持了连续9年没有成灾的效果。目前,飞机施用白僵菌剂防治松毛虫在两广地区,尤其在飞机播种的林区,已普遍应用,并成为重要的防治措施。现根据数年来在中南地区航空施菌的试验与应用结果,对飞机喷菌的一些技术问题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