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2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竹类起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从竹类进化、原始类型、分布中心三方面对起源问题进行探讨,并综合申述原始种与进化种的特性,以便为生产与科研提供参考。一、从竹类进化看起始类型竹类植物有木本、草本之分。全世界有木本竹属78属,计1400多种,草本竹属29个属170余种,分布亚洲、南美、北美、非洲、澳洲。我国有42个  相似文献   
2.
面秆竹(浙江土名),白毛暗竹(福建土名)新种 Pseudosasa orthotrpa S. L. Chen et T. H. Wen, sp. nov. Species P. amabili (McClure)Keng f. simills, sed culmis primo albo-tomentosis, Vaginis culmorum ad dorsum dense albo-pubescentibus, auriculis vaginarum leviter purpuratis ovatis vel ellipticis margine flexuoso-hispidulis, laminis vaginarum sub-menbranaceis latilanceoIatis longe acuminatis, ligula  相似文献   
3.
竹史四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竹子大国,现存竹子分布,生产管理、栽培和利用方面的历史文献十分丰富,有待发掘、整理与考证。这不但对继承我国历史经验,发展竹子生产是重要的,而且可供其他产竹国家借鉴。根据《禹贡》记载,四千多年以前的中国竹区概貌,竟与中国现代长江、黄河的竹区分布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汉代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有一个“司竹监”的竹子管理机构,一直到清代才废止,延续了1930年之久。中国的竹子利用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竹子长距离引种已有2260年的历史;种竹子已有2440年的历史,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竹类维管束解剖形态的研究初报(之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五、散生竹类各分类群的维管束特征单轴型与复轴型地下茎,长期以来被分为两大类型,是竹类系统分类据点之一。但这两个类型从其维管束解剖形态来看,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它们都同样具开放型与半开放型的典型维管束,(只有方竹属Chimonobambusa的个别种例外),毛竹属Phyllostachys虽然是单轴型的属,但我们也发现水竹Ph.heteroclada Oilv.桂竹Ph.bambusoides S.et Z.与台湾桂竹Ph.makinoi  相似文献   
5.
试论竹类植物营养体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为竹类植物不易开花,且无花种甚多,故加强营养体分类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竹类本身的营养体与生殖体是统一的。由于各器官进化的不平衡性,以导致同一生物体内某些器官已相当进化,但某些器官仍然比较原始,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营养体的外部形态,也表现在内部解剖形态上,形成生物体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这就为分类与鉴别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但也存在有利条件。以营养体外部形态鉴别竹属,有些属是可以鉴别的,但有些属却很难,如果综合利用解剖形态、习性与外部形态特征,将是有利得多。本文探讨了竹子营养体分类的依据,并根据这些依据编制了一个新的营养体分属检索表,以供各地试用,并有待以后补充修正关键词竹类;营养体特征;分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关于几个竹亚科分类群的分类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论及李海竹属 Neohouzeaua 赤竹属 Sasa,华箬竹属Sasamorpha 支笹属 Sasaella,方竹属 Chimonobambusa,筇竹属 Qiongzhuea 等分类问题,并发表有4个新种,16个新组合。提出华箬竹属、支笹属与赤竹属合并,筇竹属与方竹属合并。李海竹属原分布在中国南部边境以外毗连地区,如老挝、孟加拉、缅甸、不丹,以及印度阿萨姆地区。R.Yu.Roshevits 与耿伯介都曾设想中国南境可能有此属分布,作者访印期间,在 J.S.Gamble工作过的地方看到该属活植株与标本,认为广西南境大青山的糯米竹 Neohouzeaua coradata,以及海南岛的藤竹 N.puberula应属李海竹属,证实了这一设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竹类新分类群(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秆高9米,直径7厘米许,节间长达38厘米,绿色无毛,秆环不明显,箨环隆起,基部节有时呈不规则靠近或重叠。箨鞘革质,近矩形、绿色、被脱落性稀疏褐色刺毛,基部较密,边缘无毛,先端不收缩,两边不均齐;箨舌隆起,高5毫米,先端边缘齿状,具短繸毛;假箨耳椭圆形与箨片、箨鞘相连接,棕褐色、粗糙、皱摺,边缘有长3—6毫米稀疏繸毛;箨片三角形,直立,基部收缩,先端渐尖,具纵脉、无毛、基部边缘有繸毛。小枝多较簇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光能利用,尽可能地增加林分干物貭积累,以提高竹林生产率,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叶层结构,使大部分的日光能为叶子所吸收利用。这是竹林经营的根本问题之一。作者曾经在浙江奉化石门,对毛竹林分叶层结构进行过一些调查研究,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竹类维管束解剖形态的研究初报(之一)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一、前言种子植物维管束的构造很早就是划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重要依据,但具体应用到竹子的系统分类却是经过了很多年的探索。竹类维管束解剖结构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学者竹内叔雄、宇野昌一都作了很好的工作,宇野昌一作了11个属54个种与变种的竹子维管束解剖,并把竹子维管束分为α_1、α_2、β_1、β_2、β_3、γ计三类六型,其中γ型就  相似文献   
10.
秆高7—14米,枝下节间圆筒形;此外节间基部扁平,长25—45厘米,径粗3—6厘米,秆壁厚5—9毫米,外表面初被自粉,无毛或近无毛;具纵脉,节下有猪皮状小凹孔;箨环木栓质,附有长2—3毫米棕色刺毛;秆环略隆起,二环近同高;节内长8—12毫米。箨鞘革质,通常长26厘米,宽12厘米,背面贴生棕褐色长2毫米之倒毛,近基部尤密,腹面无毛,具纵脉,有光泽,近先端之边缘具棕褐色纤毛,先端收缩为15—20毫米之截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