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满润 《甘肃农业》2007,(9):24-25
作者通过对有机食品的含义进行阐述认为,开发有机食品是延伸农产品生产链的有效途径。针对我省有机食品的生产情况,作者认为在该省发展有机食品有可比优势和潜力,因此提出了加大扶持力度是促进我省有机食品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满润 《甘肃农业》2010,(4):74-76
本文在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的阐述了通过实施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对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并对开展此项工作所采取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总结。针对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展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控制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制定的着眼点,阐述了制定规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总结了规程各类条款编制的要点,为今后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半干旱区应用PT菌根剂对苗木浸根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润 《甘肃农业》2007,(12):51-52
PT菌根剂(植健宝)是根据植物在普通条件下形成菌根,有益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成活和健壮生长的原理而研制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它是一种广谱生物促进剂,具有诱发和促进植物形成菌根,提高植物吸取水、肥的能力,增强植物抗病、抗逆性,提高土壤活性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还能改良土壤,防止水分流失,保护生态资源,促进生态平衡。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途径。2004年我们在甘肃静宁县结合“甘肃陇中半干旱地区退耕还林不同立地造林模式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在剌槐、山杏造林中应用PT菌根剂进行造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农药残留风险、绿色食品枸杞农药残留限量、枸杞农药登记情况,总结提出甘肃绿色食品枸杞病虫害防控策略及技术。  相似文献   
6.
满润 《甘肃农业》2006,(5):285-286
在AM菌剂建立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优势群和施氮总量一致的限定条件下。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生产绿色甘蓝的肥料与农药组配施用技术。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可使甘蓝小莱蛾和莱青虫密度较化肥对照降低52.2%和36.9%;叶球产量由于养分供需矛盾较化肥对照减产504.2kg/亩。减产率8.1%;产品净产值减值167.0元/亩.减值率6.3%。  相似文献   
7.
正在榆中县推广全膜双垄三沟旱作栽培技术,改变了高寒阴湿区不能种植蔬菜的历史,并通过实施尾菜肥料化利用技术,一膜两用进行两茬栽培,降低了生产成本,每667 m~2收入达5 000~8 000元。榆中县是甘肃兰州高原夏菜的优势产区。2015年蔬菜种植面积达2.4 万hm~2(36.02万亩),年产蔬菜87万t,外销80万t,销售收入19.0亿元。全县20个乡镇,处于高寒阴湿山区的有8个乡镇  相似文献   
8.
满润  周永锋  周艳琳  马刚 《蔬菜》2018,(1):48-52
为了研究北方设施与露地条件下啶虫脒、甲氰菊酯、三唑酮、乙酰甲胺磷、丙溴磷在番茄上的消解动态差异和安全性,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在北方露地和冬春温室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它们在番茄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啶虫脒、甲氰菊酯、三唑酮、乙酰甲胺磷、丙溴磷在番茄上的原始沉积量为1.78、1.34、0.30、1.25和4.38 mg/kg,分别比露地条件下高36.9%、83.6%、66.7%、6.8%和162.3%;施药后1 d番茄上的残留量为2.67、1.62、0.42、2.05和5.18 mg/kg,分别较原始沉积量高50%、20.9%、40%、64%和18.3%。北方冬春设施番茄结果期按照推荐剂量使用三唑酮、乙酰甲胺磷、丙溴磷是安全的,使用啶虫脒、甲氰菊酯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满润 《甘肃农业》2005,(11):210-210
试验初步得出,在使用无公害杀虫剂的基础上混配基施羊粪2850千克/亩、油渣150千克/亩和生物有机肥75千克/亩的施肥技术,可使白菜经济产量和净产值,较对照分别增加70.6%和55.25%;同时对大幅度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白菜感官品质有良好作用。由此,该项技术可作为生产M级绿色大白菜的技术应用。混配基施羊粪2850千克/亩、油渣150千克/亩和追施尿素30千克/亩的施肥技术,可使白菜经济产量和净产值较对照分别增加55.7%和43.2%,并对保持土壤肥力和改善白菜感官品质都有良好作用,因此,该项技术可作为生产A级绿色大白菜的技术应用。此外,在应用这两项技术时,对白菜晚腐病的防治应予特别重视。大白菜是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很大的蔬菜作物,也是产量高、成本低和耐贮藏的作物。它的生产力对北方蔬菜供应,繁荣蔬菜市场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在大白菜上也进行了无公害栽培技术及其效益的试验研究,以便提出供生产上应用的相关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