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潘世东  张卉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0-65,69
根据宣州区2010—201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宣州区这一时期耕地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宣州区耕地动态变化过程较为复杂,总体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水田主要转出、旱地主要转入;空间分布上,减少的耕地主要集中在城区周边及各类线性基础设施建设上,增加的耕地分散在整个行政辖区;时间跨度上,2010—2014年耕地变化程度剧烈,2014—2017年变化程度较为缓和.  相似文献   
2.
潘世东  张卉 《绿色科技》2023,(4):235-239+271
准确地预测公路用地需求量,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市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公路用地项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以宣城市为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2020、2025及2030年公路用地的需求量,结果表明:(1)模型预测用地数据远小于规划用地数据;(2)其原因包括3个方面即规划设计层面、地方政府层面以及模型本身。公路建设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所需,但若建设过度则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以及养护成本的增加,同时也不利于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建议在规划层面应以集约节约用地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对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项目进行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大量流移人口的聚集落居,汉水上游的水利事业在明代中期蓬勃发展,由于水利环境的恶化,灌溉效益较之前代有所下降,但技术革新使工程质量大幅度提高,分水及日常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在水利建设中,移民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宗族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府的督导和协调则是成功的关键。与水利事业发展相一致,汉水上游的地名、节庆风俗、民间信仰与水利文化相互影响,使汉水文化深深烙上水利的印记。  相似文献   
4.
朱自振等编著的《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收录唐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茶书114种,纵览其中所关联的汉水流域茶文化,史迹清晰,意蕴深厚。分别呈现唐至五代茶之出、茶之事、水品次等基本内涵;宋元时期茶艺掌故及其意蕴、茶之生长环境与采拾、茶政体系及其样貌等发展样态;明清时期茶诗意向、水品意蕴、陆羽生平、茶之品名等多元意蕴。基于中国古代茶书,探究历史时期汉水流域茶文化,可为当下对其内涵研究、价值开掘、品牌塑造和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