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蝗虫、老鼠是我区草原的两大自然灾害,每年全区草原鼠、虫危害面积几千万公顷,使草原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了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控制了危害,但长期反复使用农药使蝗虫、害鼠产生了抗药性,农药用量不断增加,防治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同时,大量的鼠虫天敌也同时被杀死,草原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使鼠、虫危害有增无减。如果注意采用生物防治,发挥天敌抑制作用,就可以使化学防治造成的恶性循环改变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害生物系统工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研究了粉红椋鸟在繁殖季节的迁徒、求偶、筑巢、产卵、孵化、育雏、食性和分布规律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鸟在新疆境内为繁殖鸟,其分布区与蝗虫发生区密切相关,每年迁飞来的时间与当地蝗虫孵化期相一致,粉红椋鸟在繁殖期和育雏期均以蝗虫为食。喜集群营巢,巢多选在山坡乱石堆缝隙内,每平方米2~3巢,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主要以蝗虫为食,日食量达120~180头/只。粉红椋鸟可在距巢区5~8km范围内捕食蝗虫,经捕食过地带,蝗虫密度可从每平方米30~40头下降至每平方米1头以下,控制效果异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研究了粉红椋鸟在繁殖季节的迁徒,求偶,筑巢,产卵,孵化,育雏,食性和分布规律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鸟在新疆境内为繁殖鸟,其分布区与蝗虫发生区密切相关,每年迁飞来的时间与当地蝗虫孵化期相一致,粉红椋鸟在繁殖期和育雏期均以蝗虫为食。喜集群营巢,巢多选出在山坡乱石堆缝隙内,每平方米2~3巢,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主要以蝗虫为食,日食量达120~180头/只,粉红椋鸟可在距巢区5~8km范围内捕  相似文献   
4.
1 概况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有可利用草原面积4800万公顷,是畜牧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解放以来,新疆的畜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推动了边疆经济繁荣、巩固和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