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山东省李主产区的栽培面积、产量、主栽品种、病虫害和李栽培管护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李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山东省李产业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丰富的杏种质资源中,许多地方品种资源随着新育成的优良杏品种的出现而被淘汰或流失。为此调查了山东省杏栽培发展现状,论述了山东省杏种质资源的广泛收集、科学保存、深入评价、有效利用等问题;提出了杏种质资源的利用,丰富品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泡桐(Paulownia)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良绿化造林树种.由于丛枝病的危害,每年我国林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数千万元,并且严重影响农民种植泡桐的积极性(杨俊秀等,2007).  相似文献   
4.
在培育果树苗木时,一般是对采收的种子进行沙藏层积处理后,于第2年春季进行播种育苗。研究表明,杏采收后将其种子放在薄膜袋中,立即在4℃冰箱中保湿存放处理,最快40 d后就有种子发芽,在采后40~70 d期间57.7%的种子发芽,其中早熟杏种子也能发芽和出苗,但打破休眠需要较多的天数。发芽种子在箱装育苗基质中播种育苗、种苗带基质移栽于大田,成活苗率78.4%,杏苗当年株高平均21.1 cm;未发芽杏种子直接在大田中播种成活苗率高,杏苗当年株高平均13.0~20.7 cm,未出苗种子第2年继续出苗。采后当年播种培育的杏苗在第2年株高可达到70.5~101.4 cm。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用赤霉素处理种子,杏采后当年也可以进行播种育苗。该研究为大量培育杏苗和早熟杏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山东省杏产业发展情况,针对新时期杏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山东省杏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调整杏的早中晚熟品种结构,适当发展早熟和晚熟品种,对于当前主栽的中熟品种要研究和发展能够提质增效的新品种;加强杏的生产技术指导和监管,引导杏产业向生产安全高品质健康水果发展,创建品牌;加强杏营养保健功能的研究和宣传,开拓市场促进杏产业的发展;加强品种资源的研究与创新,加强杏生产和采后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为杏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对转AmGS基因(从沙冬青中克隆的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的红叶石楠植株进行多项分子检测(PCR,Southern,RT-PCR),结果表明AmGS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株系R6和R7的基因组DNA中,并检测到转录水平上的表达。随后,经对R6和R7两个转基因株系进行连续6代芽切扩繁继代株系的PCR检测,发现导入的AmGS基因传递到所有芽切扩繁后代植株中。植株抗寒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处理条件下,转基因株系均比未转基因植株的存活率要高。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2个转基因株系相对电导率升高的程度明显低于未转基因的对照植株。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测定结果表明,2个转基因株系(R6和R7)的LT50明显低于未转基因的对照植株。上述结果说明导入的AmGS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株系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杂交培育出特早熟杏‘开园’,果实卵圆形,橙黄色,有香气,平均单果重41.2 g,最大单果重61.8 g,其显著特点是较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金太阳提早12 d以上成熟,果实生长发育期短,栽培管理容易,成熟期正值新鲜水果淡季,市场价格高,特别适合在背风向阳、物候期较早的环境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取泰山王母池、罗汉崖、中天门、南天门、花口顶5个不同海拔高度,长势相近古树(侧柏)下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N、P、K及微量元素(Ca、Mg、Cu、Zn)含量及pH。选取泰山王母池、罗汉崖、中天门、南天门、花口顶5个不同海拔高度,长势相近古树(侧柏)下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N、P、K及微量元素(Ca、Mg、Cu、Zn)含量及pH。结果显示:泰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pH逐渐降低,海拔165m以上,土壤中全氮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土壤全磷含量则是低海拔处最高达到25mg/kg,海拔300m左右为最低值;土壤含K量为先降低再升高的"U型"曲线,升高降低趋势明显,海拔847m左右为最低值;土壤含Ca量差异不显著,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有下降的趋势,总体含量在700~800mg/kg;而土壤中Mg的含量则随着海拔的升高明显升高,各个海拔高度差异性显著;土壤中Cu的含量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的趋势,低海拔高度165m时,土壤含Cu量最高,高海拔1540m时最低;土壤中Zn的含量各个海拔高度差异显著,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300m处含量在1mg/kg以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苹果着色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性状,构建苹果磷酸化蛋白质组并进行鉴定与分析,了解在苹果着色过程中的蛋白质磷酸化,为进一步阐明苹果着色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着色‘嘎拉’和非着色‘金冠’两个品种苹果果皮为试材提取总蛋白,用TiO2富集磷酸化肽段,对富集到的磷酸化肽段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利用质谱鉴定磷酸化肽段,采用Mascot2.2和Proteome Discoverer1.4(thermo)软件进行蛋白质查库鉴定,使用的数据库为Uniprot_Maloideae.fasta。对鉴定到的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质进行分析,找出着色与非着色苹果品种中有差异的磷酸化蛋白质及其修饰位点。【结果】在着色苹果品种中鉴定到1 323个蛋白质、3 339个肽段和225个磷酸化肽段,发现磷酸化蛋白质约200-225种;在非着色苹果品种中鉴定到569个蛋白质、1 152个肽段和128个磷酸化肽段,发现磷酸化蛋白质约117-128种。比较分析表明,43个磷酸化肽段仅在非着色苹果品种中发现,139个磷酸化肽段仅在着色苹果品种中发现,在着色苹果品种中有更多的蛋白质发生了磷酸化,其中质膜H+-ATPase在两个苏氨酸位点发生磷酸化,过敏原蛋白和两个蛋白激酶在丝氨酸位点发生磷酸化,3个转录因子、1个钾转运蛋白和1个受体激酶都发生磷酸化。在两个苹果品种鉴定出的蛋白质中,发生蛋白质磷酸化的位点主要是丝氨酸,其次是苏氨酸,在酪氨酸位点发生蛋白质磷酸化很少。蛋白质WD40和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的相关酶蛋白C4H、4CL、CHS、CHI、F3′H、FLS、LDOX和UFGT在着色过程中未发生磷酸化。在着色和非着色苹果品种中都存在MYBR转录因子,并且都发生了蛋白质磷酸化。【结论】在着色苹果品种中产生了一些特有的磷酸化蛋白质,其中包括已知与着色相关的质膜H+-ATPase,苹果着色可能受到蛋白质磷酸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红叶石楠抗冻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转基因红叶石楠组培苗不同温度条件下耐受低温试验,得出:0℃冷冻处理条件下转基因红叶石楠及对照均无明显受冻害现象;在-3℃条件下,转基因红叶石楠在冷冻48h后过半数存活,未转基因苗在冷冻48h后全部死亡;在-12℃条件下,转基因红叶石楠在冷冻12h后全部死亡,未转基因苗在冷冻6h后全部死亡;试验证明沙冬青抗寒基因转入红叶石楠中抗寒性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