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白术的3个居群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10bp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87个DNA片段,片段大小在200bp~28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35条,表现出了丰富的RAPD多态性(占72.2%),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了居群亲缘关系柱状图。结果表明:於术86和於术76的亲缘较近,而於术86和白术天台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就单个样本来看,於术86的15个样都聚在了一起,表明了於术86较强的同源性,於术76的14个样也聚到了一起,也表明了於术76的同源性。而於术76第14个样与白术天台聚到了一起,表明了於术76与白术天台有一定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证明白术不同性状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利用RAPD标记对白术6个性状进行多态性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10bp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通过扩增共得到130个DNA片段,片段大小为100~3000bp,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10条,占84.615%,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  相似文献   
3.
普通小麦野生近缘物种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L. 2n=14, VV) 3V染色体短臂(3VS)携带抗小麦条锈病基因。开发高密度的3VS特异标记是准确鉴定和追踪3VS、推进抗病基因转移和利用的重要基础。为了开发更多的均匀分布于3VS染色体臂不同区段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利用簇毛麦和小麦品种中国春参考基因组序列与基因注释信息,通过比较3VS与3AS、3BS、3DS同源基因序列内含子序列差异,选择同一内含子长度差异大于10%的区域开发了104个跨越内含子(intron targeting, IT)的分子标记,在簇毛麦、簇毛麦-硬粒小麦双二倍体、硬粒小麦中引1286、中国春、普通小麦-簇毛麦二体异附加系DA1V-DA7V、小麦-簇毛麦T3VS·3DL易位系中进行扩增,筛选出3VS特异、扩增条带清晰且稳定性好的IT分子标记43个。为了验证上述标记的有效性,选择位于3VS不同区段的12个标记对[DS3V(3D)×中国春ph1b]的F3群体中的148个ph1b纯合的单株进行分析,共筛选得到6种类型涉及3VS的结构变异体。进一步利用GISH/FISH技术对上述材料进行鉴定,结果与分子标记结果相吻合,证明利用外源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可有效筛选涉及外源染色体结构变异体。  相似文献   
4.
生育期是决定小麦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探索其遗传机制及效应对于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扬麦158和密穗小麦杂交构建的240个重组自交家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为材料,于2~4个环境下对该群体主要生育期性状进行鉴定。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共检测到52个生育期相关QTL,分布在2A、2D、3D、4B、4D、5A、5B、5D、6A、6B、7A、7B和7D染色体上。QJS/BS/HS/FS/MS.nau-5D.2、QJS/BS/HS/FS/MS.nau-2D.1和QJS/BS/HS/FS/MS.nau-7B.1均在多年被重复检测到,分别解释4.56%~46.86%、1.32%~33.40%和2.37%~13.27%的表型变异。QBS/HS.nau-2A.3、QHS/FS.nau-5B.2、QFS.nau-2A.5、QBS.nau-6A.2、QJS.nau-4D.2、 QJS.nau-6A.3、 QBS.nau-2A.2、 QBS/HS.nau-6A.1、 QFS.nau-7A.2、 QMS.nau-3D、 QMS.nau-4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