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4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亚热带檫树群落种问竞争及其种群密度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亚热带檫树群落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 ,平衡时檫树与其主要伴生树种光皮桦、丝栗栲重要值分别占 80 .6 4 %、12 .4 7%和 6 .89% ,呈共优状态但分布极不均匀。利用自疏模型并经改进单纯形法最优拟合求得檫树种群密度效应模型 ,且拟合结果达显著水平 ,反映出檫树种群自疏过程密度调节规律。  相似文献   
2.
不同区域长苞铁杉群落植物组成及其区系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不同地区的3个长苞铁杉群落的植物种类较多,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以双子叶植物种类占绝对优势,但群落相似性较低,3个群落共同出现的科,属,种占全部科,属,种比例依次为24.14%,13.22%,3.94%,区系特征上,3个群落分属于11个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类型属为主;随海拔上升,3个群落热带分布类型属的比例依次下降。  相似文献   
3.
陕南秦巴山区PP织物袋梯田筑坎土压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PP织物袋梯田田坎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降雨及弦式土压力盒实测田坎土压力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陕南秦巴山区PP织物袋梯田筑坎土的压力分布,进而探究了导致田坎产生滑塌、鼓肚等破坏形式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工况修筑的梯田,其田坎土压力分布曲线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暴雨和连阴雨是导致PP织物袋梯田垮坎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闽北地区 80块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为基础 ,研究林分蓄积与林分密度和优势木平均高的关系 .建立了林分蓄积与林分密度及优势木平均高的收获模型 M=a1Hb1 Nα- a2 Hb2 Nβ,通过生产弹性、边际产量分析 ,研究了密度效应及优势高效应 ,并根据立地及密度效应模型研究了林分密度、林龄、立地指数对林分蓄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珍稀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3种珍稀植物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沉水樟(Cinnamo-mummicranthum)、罗浮栲(Castanopsisfabri)群落乔、灌层及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探讨了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观光木群落、罗浮栲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指数为乔木层>灌木层;沉水樟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乔木层<灌木层;群落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比较为罗浮栲群落>观光木群落>沉水樟群落.群落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3群落均为远离稳定状态的不稳定群落,其相对的稳定性比较是沉水樟群落>罗浮栲群落>观光木群落,表现出与群落物种多样性不同的趋势.这种格局的产生是珍稀优势种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武夷山米槠林群落优势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6种典型聚集度指标和2种频次分析法(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检验等方法测定了武夷山来槠林群落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格局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武夷山米槠林群落10个优势种群从幼树时期到成树时期大多为聚集分布,这主要与物种本身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以及物种的竞争排斥作用有密切联系。研究结果可为米槠林群落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米槠林优势种种问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x~2显著性检验公式、种间联结系数公式测定武夷山天然米槠林19个优势种群间联结性结果表明,武夷山米槠林群落19个主要乔木种群间总体表现出不显著负关联,且关联程度较低,各种对间的正联结性不显著,但一些种对间有极显著负联结,说明该群落不够成熟,仍处于演替阶段。  相似文献   
8.
PP织物袋梯田护坎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土工织物袋(简称PP织物袋)作为新型梯田筑坎材料,对解决土坎梯田垮坎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在其所筑坎坡上种植合适的植物既可充分开发利用埂坎空间,又兼具经济效益和稳固田坎作用。通过对PP织物袋梯田田坎上种植的黑麦草、高羊茅、白三叶、紫花苜蓿、山麦冬的根-土复合体试样进行直剪试验,与空白织物袋内无根土样的抗剪强度对照,分析5种草本植物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旨在筛选出最佳的护坎植物,促进PP织物袋筑坎技术在陕南的应用与推广。结果表明:5种草本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的关系均符合库仑定律;在含水量和含根量相当的情况下,对比无根土样,白三叶、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山麦冬5种草本植物的根-土复合体的黏聚力增加幅度分别为56.3%、51.1%、50.7%、30.9%和15.2%,而内摩擦角的变化幅度仅为-0.2°0.8°,变化并不明显;5种草本植物对PP织物袋内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为白三叶>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山麦冬。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米槠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植物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武夷山米槠林群落12个主要种群生态位(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组成米槠林群落的优势种群绝大多数为广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10.
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蓄积量改进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的人工林密度效应蓄积量的改进模型具有幂次数可变、适应性较强和实际应用较方便等特点。采用该模型对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比前人模型拟合效果更好,可为马尾松人工林营林与密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