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青蒿及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散养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30日龄良凤花公鸡360只,采用多因素单水平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三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1%的青蒿、1%的青蒿复合添加剂Ⅰ及1%的青蒿复合添加剂Ⅱ,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3只鸡采血和屠宰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3组和试验2组能显著提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试验2组能显著提高肉鸡的全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试验2组能显著提高肉鸡血清总蛋白(P0.05),试验3组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含量(P0.05)。根据以上结果综合分析,在日粮中添加青蒿复合添加剂Ⅰ(试验2组)对提高散养肉鸡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菌酶对喀斯特地区全株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新型青贮菌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以真空袋法青贮全株玉米,设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为添加等量纯化水(对照组)、植物乳杆菌(试验A组)、纤维素分解菌(试验B组)、纤维素酶(试验C组)、植物乳杆菌+纤维素分解菌(试验AB组)、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试验AC组)。其中植物乳杆菌添加1×105CFU/g;纤维素分解菌为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2∶1,添加量为3.0×105、1.5×105 CFU/g,纤维素酶按0.3%添加。发酵60 d后同时采样并测定全株玉米的发酵特性、乳酸菌数量、营养成分、有氧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均有微弱香味,对照组则气味较平淡,综合评分均到达一级;试验组pH均低于4.2,达到优质青贮料标准,C、AC组pH显著低于A、B、AB组(P<0.05);A、B、C组乳酸(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乙酸(AA)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丙酸(PA)和丁酸(BA)均未检测出;A、B、...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板蓝根、五倍子、黄芪等20味苗药及其组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通过水煎法、超声水提法、超声醇取法提取苗药及其组方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苗药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同,单味药效果:超声醇提法超声水提法水煎法。五倍子和仙鹤草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18、0.71和1.43mg/mL(五倍子)及1.56、3.13和3.13mg/mL(仙鹤草);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的MIC值高于五倍子和仙鹤草,低于其他12种药,这6种单味苗药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3.69~50.00、3.13~50.00及3.31~66.25mg/mL。组方药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水提法超声醇提法水煎法。组方5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最低,分别为0.34、2.75和2.75mg/mL;组方1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比组方2、3、4低,分别为2.88、5.75和5.75mg/mL。结果表明,五倍子、仙鹤草及组方5对3种常见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强,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和组方1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他苗药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4.
水葫芦是我国重点管理的入侵生物之一,其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能够迅速成为入侵地的优势种群,破环原有生态结构,对我国水域生态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海南省屯昌县地处亚热带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热资源,水葫芦极易在此地区泛滥成灾。本文从水葫芦的识别、分布、检测与防治等方面展开叙述,以期为屯昌水葫芦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水稻结实期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向穗部再转移对于提高水稻结实率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为了探讨非结构性物质再转移能力的评价方法,以种植于海南的7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遮光条件下穗部干物质增加速率与结实期茎叶部干物质减少速率、非结构性物质含量减少速率、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减少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茎叶部干物质减少速率、非结构性物质含量的减少速率、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减少速率1、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减少速率2与穗部干物质增加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减少速率2的回归系数0.792 5最大,其次为非结构性物质含量的减少速率的回归系数0.7328.利用结实期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减少速率2和非结构性物质含量的减少速率更快捷客观地评价水稻非结构性物质再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结实期茎叶非结构性物质转移和群体光合能力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不同类型的10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调查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量、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量及产量,从库源关系的角度比较了不同品种的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干物质积累量、茎叶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以及结实期茎叶非结构性物质转移量和群体光合量差异性显著;10个品种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群体光合能力低、茎叶非结构性物质转移量少和产量低,第二类结实期群体光合能力高、茎叶非结构性物质转移量少和产量高,第三类群体光合能力高、茎叶非结构性物质转移量多和产量高;Ⅱ优航2号、两优培九、汕优63、特优009等4个杂交稻品种属于第三类,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板蓝根、五倍子、黄芪等20味苗药及其组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通过水煎法、超声水提法、超声醇取法提取苗药及其组方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苗药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同,单味药效果:超声醇提法 > 超声水提法 > 水煎法。五倍子和仙鹤草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18、0.71和1.43 mg/mL(五倍子)及1.56、3.13和3.13 mg/mL(仙鹤草);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的MIC值高于五倍子和仙鹤草,低于其他12种药,这6种单味苗药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3.69~50.00、3.13~50.00及3.31~66.25 mg/mL。组方药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水提法 > 超声醇提法 > 水煎法。组方5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最低,分别为0.34、2.75和2.75 mg/mL;组方1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比组方2、3、4低,分别为2.88、5.75和5.75 mg/mL。结果表明,五倍子、仙鹤草及组方5对3种常见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强,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和组方1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他苗药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亚油酸对反刍动物瘤胃中溶纤维丁酸弧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试验用不同水平亚油酸培养基进行溶纤维丁酸弧菌体外厌氧培养试验,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液D600 nm值达到1.0时,在培养基中添加亚油酸,使试验1组(对照)、2、3及4组培养基亚油的浓度分别为0、2.5、5.0及7.5 mg/100 mL,培养24 h后收集菌液检测35种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细菌代谢相关的C8:0、C11:0、C14:0、C15:0、C17:0、C17:1、C18:1(n-9) C、C18:2(n-6) C、C18:3(n-6)、C20:0、C20:2、C20:3(n-3)、C20:3(n-6)、C20:5(n-3)、C21:0、C22:0、C22:2、C22:1(n-9)及C22:6(n-3)脂肪酸随着培养基中亚油酸浓度的提高无显著变化(P>0.05);培养基中添加亚油酸使C10:0、C12:0、C16:0、C18:0、C20:4(n-6)、C23:0、C24:1合成量显著减少(P<0.05);而C15:1及C18:3(n-3)合成量在2.5 mg/100 mL亚油酸组显著增加(P<0.05);C14:1在对照组中合成量最高,在添加亚油酸的试验组中,随着亚油酸含量增加而增加;C24:0在7.5 mg/100 mL亚油酸组合成量最高。综上所述,亚油酸对于溶纤维丁酸弧菌合成脂肪酸有一定影响作用,可抑制C10:0、C12:0、C16:0、C18:0、C23:0、C14:1、C20:4(n-6)等脂肪酸的合成,C15:1、C16:1、C18:3(n-3)含量增加,但超过一定量时合成量会减少。  相似文献   
9.
对山杏育苗过程中苗圃地选择、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时间、方法、抚育管理等技术措施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青蒿中草药添加剂对散养肉鸡抗病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青蒿及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散养肉鸡免疫及抗病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30日龄脱温散养肉鸡360只,采用多因素单水平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的青蒿、1%青蒿复合添加剂Ⅰ及1%青蒿复合添加剂Ⅱ,进行为期60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3只试鸡采血并进行屠宰,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3组的腹泻率、发病率、死亡率分别降低了68.31%、42.44%、85.73%和52.03%、57.56%、71.47%(P<0.05);试验2组的胸腺指数提高57.29%(P<0.05);试验2、3、4组肉鸡血清中IgM与补体C3的含量显著提高,试验3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提高17.84%(P<0.05)。综上所述,青蒿及其复方中草药制剂能够增强试鸡的抗病以及免疫性能,并以试验2组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