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园艺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园林学会于7月8日——11日在风景名城肇庆市召开了1992年工作会议,认真研讨了我省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建设花园式城市的有关问题。现将与会代表发言中主要的学术观点和意见综述如下:一、关于“花园城市”的概念“花园城市”(Garden city)一词最早是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一个城市规划概念,并作为改造资本主义初期城市各种恶劣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一种理想手段。Garden 一词在英国含有广泛园艺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综合利用机械、气动、计算机控制等硬件技术和VB、VC++、MATLAB等软件技术,自行设计了夏利轿车制动系统试验台。以此为基础,测试汽车制动系统及MABS(机械防抱死制动系统)波动效应,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绍增 《广东园林》2009,31(Z1):13-14
世界上LA学科的发展分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A是建造景观(scape)还是创造环境(environment);B是对大地的改造(architecture)还是管护(stewardship)。中国风景园林在处理小尺度空间上拥有很大优势,亦即在对人的生命的实际需要的关怀上,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而在大尺度问题上,我们必须积极向国际潮流靠拢,也要有超越西方的志气。  相似文献   
4.
花园城市一词本是城市规划概念,出现于十九世纪末。英国人 E.霍华德1898年出版了《明天——通向社会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针对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多种弊端和城乡对立,他提出了“花园城市”(GARDEN CITY)的理论和设想。他看到城市的豪华和混乱,另一面,则是乡村的自然美和不开化,这好像是磁体互相对立的两极,他提出了“城乡磁体”的论点,即城乡之问应像两极那样互相吸引,将城乡的优点结合起来,这奠定了花园城市理论的基础。他设想的“花园城市”总面积约二十四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处在一个经济大融合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正处在一个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世界多极化时代,也正处在一个教育大发展的素质教育时代。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制定新世纪的科技发展战略,争先抢占现代科技的制高点;世界各国都把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放在“发展当今,赢得未来”的高度加以重视。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科技创新精神的教育迫在眉睫,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本系统是一种基于PC机的发动机台架试验自动测量控制系统,它实现了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以及对发动机和测功机的双回路控制。本文着重阐述了系统功能、系统构成、软件设计及系统的可靠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2007羊城青年风景园林师设计大赛评审组由5位专家组成,成员包括:王绍增(组长。《中国园林》杂志社主编,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管平(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王缺(原广州市园林局副局长,高工),周琳洁(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高工),李青(广州市园林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工)。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3年在慕尼黑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由广州市园林局承办的中国园(名为芳华园)获得最高荣誉——大金质奖章后,我国园林多次在世界园艺博览会获得金奖。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行,这是我国一件大事。在博览会上我国各省和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室外建造一块代表本地的园林,为此,我国园林界的大部分精英已集中在了昆明。不少人在问,为什么园艺博览会成了园林竞赛的场所?园艺和园林有什么关系? 在西方,多数学者认为园林起源于园艺,或园艺是园林的重要起源之一,或园艺与园林是同一事物的分化。因此,西方人自然而然地认为园林和园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冬季,采用纸箱土法加温培育平菇一、二级菌种,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一)培养一级种取一个长×宽×高为38×22×20cm 的纸箱,底部垫棉絮,上放容量为2000ml 的瓷制焐壶,壶上用棉絮垫平再盖一块硬纸板,在板上垫一个棉垫。横放一支温度计,上放20×200mm 试管三层共36支。每隔24小时换热水一次,试管上下倒个,这样温度能保持在35~26℃,7~10天菌丝可满管。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地区栽培平菇一般以紫孢侧耳、平菇539为主.由于长期使用这两个品种,产量越来越低,杂菌污染严重.笔者在1990年引进双耐型3号进行春季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菌株菌种的制作和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菌种制备1989年11月从湖北引进双耐型3号母种,经PDA加5%麸皮煮汁培养基(1000ml水加200g马铃薯、50g麸皮煮沸20分钟后,取其滤清液加葡萄糖和琼脂即成),扩繁培养7~10天满管后转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