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5年8月6日,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常秀云、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开峰、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宋晓明专家组一行在宁陕县副县长刘云、县林业局长张守诚等人的陪同下,深入汤坪镇栗扎、城关镇寨沟,对两地与朱鹮生存有关的森林植被、湿地面积、水生物数量、人口数量、居住环境等自然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为建朱鹮过渡饲养设施进行选址。经过专家们认真研究, 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确定城关镇寨沟组为朱鹮野化放飞过渡饲养设施建设地。  相似文献   
2.
朱鹮     
田宁朝摄影 《野生动物》2013,(4):F0004-F0004
  相似文献   
3.
<正>陕西朱鹮异地野化放飞项目首次在宁陕启动,引起世界关注,历经四年终于繁殖出朱鹮子二代幼鸟,这标志着朱鹮首次异地野化放飞取得初步成功。然而它的成功背后却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宁陕朱鹮野化放飞项目实施人李夏就是其中的一位。李夏,200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管  相似文献   
4.
2003~2006年,对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通过观察和拍摄,共发现鸟类126种。其中落叶阔叶林有鸟84种,松栎针阔混交林带有鸟81种,松桦针阔混交林带有鸟80种,冷杉针叶林带有鸟41种,村寨农耕区有鸟25种,河流湖泊沼泽湿地有鸟18种。随着海拔的增高,鸟类物种数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2002年1月25日,在宁陕县境内首次发现三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越冬。 1月24日,宁陕县动植物资源管理中心接到群众报告:在宁陕县梅子乡瓦房村与佛坪县大河坝乡交界处的汶水河中,发现有三只野天鹅在河中游水觅食。此日,宁陕动植物资源管理中心一行三人驱车前往该地调查,大约上午  相似文献   
6.
宁陕县地处北亚热带、温带过渡性地带,植被保存完好,种类繁多,以天然针阔叶林为主体,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多种植被类型。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陆生野生动物共有28目64科228种,其中兽类6目20科34种;鸟类18目33科168种;两栖爬行类4目  相似文献   
7.
<正>宁陕县地处秦岭山脉中段的南坡,我国南北方气候的过渡地带,在动物地理上是古北界、东洋界的交汇过渡区。该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种类丰富及特有的生物资源,历史上曾有部分学者对该县境内部分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过调查,但迄今为止未见对该县全境两栖爬行动物进行系  相似文献   
8.
宁陕县紧紧围绕林特基地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大工作力度,在九分山上做文章,依托资源搞开发,林特建设成效显著,已成为该县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9.
宁陕县地处秦岭南坡中段,面积3678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98个行政村360个村民小组16674户,人口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万人,森林覆盖率85.6%。全县25度以上坡耕地9.4万亩,宜林荒山7.9万亩。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宁陕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响应朱镕基总理提出的"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长青、佛坪、周至老县城、宁陕,运用遥感技术和对保护区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实地考察,于6月12日在宁陕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考察结束,从而做出评价秦岭大熊猫保护区栖息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今后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