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天牛体内纤维素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天牛体内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天牛体内纤维素酶的来源、不同天牛种类纤维素酶的性质、纤维素酶抑制剂、纤维素酶同工酶、纤维素酶基因以及天牛体内纤维素酶活性变化与寄主的关系,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光肩星天牛成虫寄主选择中的"记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和2005年,对羽化于5种树种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在5种相同寄主树种上的停留、取食、交配、刻槽、产卵等5个寄主选择指标进行了试验.从总体结果看,光肩星天牛成虫在进行寄主选择时,对原寄主具有一定“记忆效应”.具体来讲,受到嗜好树种复叶槭的影响,来源不同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在停留、取食和交配3个指标上没有表现出很强的“记忆效应”.但就刻槽和产卵两个指标而言,光肩星天牛成虫在其来源树种上的比率最高,“记忆效应”表现得十分明显.该结果为在多树种合理配置中发挥诱饵树作用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柳倭蚜(Phyllexerina capr-eae Borner蚜总科根瘤蚜科)只为害柳属植物,原分布欧洲,国内目前只山西、山东、宁夏发现。近年来此虫在银川市业已成灾,严重影响城市绿化,街道上的馒头柳、旱柳、垂柳被害株率分别达97%、93.7 %、32%,每厘米长的树缝内平均有成虫2头。密布在整个树干缝隙内,以口针刺入韧皮部吸取养分,固定危害。被害树皮组织变褐、下陷,最后坏死,形成块状干疤,导致树势衰弱,树冠枯黄,溃疡、天牛等病虫害滋生,严重地影响城市绿化和园林观瞻,为此,我们对柳倭蚜进行了专题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4.
5.
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光肩星天牛灾害控灾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天牛灾害措施的可行性,首次提出了控灾阈值的概念.在宁夏引黄灌区选择对不同诱饵树配置、不同树龄的样地35块进行调查,并对15株平均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建立虫口模型及其材积损失模型,结合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并根据目前市场木材收购标准,确定了光肩星天牛控灾阈值模型.结果表明:诱饵树比例应控制在[7,093%,25%]的区间内,同时可以根据对不同树种的不同要求计算出适宜的控灾阈值,体现了控灾阈值的动态性、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宁夏臭椿苗木根腐病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原寄主枝条挥发物趋向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光肩星天牛是一种食性很广的蛀干害虫。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从漳河柳、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4种不同抗性等级树种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这4种寄主树种和嗜好树种复叶槭枝条气味的嗅觉反应。在以空气为对照试验中,源自4种不同寄主树种上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其原寄主树种枝条挥发性气味均有明显的正趋性反应(P0.05)。但从合作杨、漳河柳和箭杆杨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新疆杨枝条挥发性气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忌避作用;复叶槭枝条挥发性气味对源自4种寄主树上的光肩星天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引诱作用,并且对源自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上的雌性成虫的引诱作用达到了差异显著的程度(P0.05)。在以复叶槭气味为对照试验中,4种不同寄主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对原寄主气味和复叶槭气味的趋向差异不大。这表明在没有嗜好寄主气味的前提下光肩星天牛可以识别原来寄主气味,但是如果有嗜好树种气味存在,光肩星天牛就不趋向原来寄主树种的气味。   相似文献   
8.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ALB,Asian longhorn beetle)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星天牛属,是我国重要林木蛀干害虫(萧刚柔,1992)。中国东部光肩星天牛分布区位于100°—127°E、21°—43°N(阎俊杰,1985);该虫现已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芝加哥市、纽约州的纽约市和长岛以及新泽西州,加拿大的多伦多和安大略建立低密度种群,奥地利、德国乃至法国亦有光肩星天牛  相似文献   
9.
万寿菊(Tagetes erecta)为菊科万寿菊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作为一般观赏花卉外,由于其根内含有特殊的活性物质而备受重视,成为从2 400种已记载的控害植物中挑选出来的43种广谱控害植物之一,被誉为"控害植物精华"(王新国等,2002).  相似文献   
10.
杨梢叶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梢叶甲是杨柳科植物的重要叶部害虫,在宁夏地区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枯枝落叶或15~35 cm深的土层中越冬。文章介绍了该虫在宁夏的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