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与天然萌生阔叶树人工混交林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与天然萌芽阔叶树人工混交培育降低了培育成本,提高了生态效益,混交林培育28a后,林分生长稳定,生产力较高;混交林中的植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好于人工营造的日本落叶松与白桦针阔混交林和日本落叶松纯林;日本落叶松与天然萌生阔叶树人工混交林,对恢复森林生态原始林貌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田永霞  王春  孙革 《中国林业》2009,(11):43-43
林蛙是辽东山区的乡土物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上乘的美昧佳肴。上个世纪60年代始,林蛙养殖在辽东山区广泛兴起,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成为广大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林蛙养殖前景广阔,商品蛙在国内外市场非常畅销,林蛙精深加工产品更是备受欢迎,价格稳中有升趋势明显。40年来,辽东山区积累了丰富的养殖林蛙经验,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养殖模式。为了推广辐射林蛙的养殖技术,为更多的山区农民提供林蛙养殖经验,笔者总结了几种林蛙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柞树白粉病在丹东宽甸地区的主要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危害程度,并对柞树白粉病的控制对策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4.
加快辽宁林业产业的发展速度,需要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技术支撑。加强林业应用科学研究和林业高新技术开发,对高效实用的先进林业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并应用到林业建设中,是辽宁现代化林业建设的任务之一。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能够突破森林培育和苗木新品种研发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并且在土壤改良、林木良种选育及种源检测、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性技术方面均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该文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林业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并对其在辽宁林业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红松+白桦人工混交林、红松+色赤杨人工混交林和红松纯林等3种不同林型物种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松+白桦和红松+色赤杨人工针阔混交林植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远远高于红松纯林,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也明显好于红松纯林;人工针阔混交林层次结构复杂,垂直多样性丰富,而红松纯林只有一个主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垂直结构单一。人工针阔混交林对多层次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和提高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紫椴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合理调整东北林区树种结构,大面积推广人工培育紫椴,开展了紫椴苗木培育研究。文章系统总结了紫椴的培植经验,并对紫椴苗木培育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榛子遗传改良进展和丰产栽培技术进展进行详细叙述,提出今后榛子遗传改良及丰产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榛子遗传改良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田永霞 《中国林业》2014,(14):30-3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当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所包含的3个方面的内容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