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3S”技术遥感判读与地面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湄江湿地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湄江湿地植物85科200属272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3属4种,被子植物75科188属259种,蕨类植物6科6属6种;藻类植物3科3属3种。外来入侵植物有7科10种。被子植物是湄江湿地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禾本科是广泛分布的湿地植物,在对湿地植物多样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湄江湿地植物多样性特点及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湄潭县位于长江上游一级支流乌江边上,是乌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历经10余年的努力,现已全部消灭荒山,森林覆盖率达61.8%,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逐步成为林业工作的核心。通过对湄潭县天保工程区森林资源管护进行调查,阐述了该县森林资源管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基层林业队伍建设、增加护林员待遇,切实解决护林员社会保险等对策,以确保林区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的低效林严重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探索将低效乔木林改为竹木混交林的适宜条件和措施,通过在低效乔木林中栽植楠竹,研究了林地坡向、林分郁闭度、林地清理方式、竹苗类型以及造竹密度对楠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楠竹生长的低效林郁闭度为0.3,采取带状劈割后,栽植楠竹原丛苗,造竹密度500丛/hm2;营建的林分第4年郁闭成林,第6年进入收益期,第7年新竹平均胸径达6.9 cm,竹子覆盖度为60%,竹木混交林状态基本形成。林地坡向对楠竹生长无影响,阳坡和阴坡均适宜于楠竹生长。  相似文献   
4.
石质山地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干旱,造林难度大,部分地块历经多次造林,均出现成活率和保存率低,造林效果不理想。为解决石质山地的造林困难,真正彻底消灭荒山,湄潭县通过造林综合配套技术试验,选用大穴整地、容器苗造林、覆盖灌草等造林综合配套技术,实行专人管护和割灌抚育,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分别达95%、90%以上,苗木长势良好,造林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湄潭县去年发生两起森林火灾,超过了森林防火的最低指标.探究发生森林火灾的原因,除了山区农民素质偏低外,作者认为还有体制、机制、宣传、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从8个方面建议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相似文献   
6.
建立天保工程接续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湄潭县自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在森林资源保护、营造林、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林场富余职工分流安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工程首轮规划实施即将到期之际,结合湄潭县实际,分析了当前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2010年天保工程到期后接续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湄潭县经济林产业的现状进行调查,阐述了该县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搞好科学规划、加大示范带动、强化规范管理等对策,以指导全县经济林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