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尾松嫁接苗培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嫁接是马尾松优树资源收集和种子园营建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何提高嫁接成活率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对嫁接技术及外界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探讨,得出如下结论:操作人员不同,技术熟练程度不同,嫁接成活率相差21.3%;粗壮穗条的成活率较细穗高;土壤、空气湿度对嫁接成活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枫杨生长规律、材性变异及其纸浆用材适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18年生枫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规律以及纤维形态、基本密度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径向、纵向变异模式,这些性状变化规律与有关理论是一致的。枫杨木材幼龄期为8~9年。从造纸原料要求评价,枫杨纤维长度属于中等,壁薄、腔大、长宽比适中,木材密度值稍微偏低,木材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是适合的造纸原料。枫杨林木改良可重点提高木材密度。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太子山森林植被碳密度及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2009年森林二类清查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从森林类型、林龄和林分起源角度,对该区域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测.研究表明:湖北省太子山林管局森林植被碳储量为233855.66 t,平均植被碳密度为39.31 t·hm^-2.人工林碳储量高于天然林4.02倍,该区域森林植被碳储量主要由人工林提供.按森林类型划分,不同森林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均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按林龄划分森林碳储量,幼龄林>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各林龄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中幼林森林面积和碳储量所占比例较大,该区域森林植被碳储量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竹类植物衍生物的生理活性及其疗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竹类植物不同部位衍生物的生理活性及其疗效 ,重点讨论了竹叶黄酮、竹叶多糖及竹叶叶绿素等竹类植物的衍生物在抗癌、抗衰老、抑菌、抗氧化等方面的功能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室内浸水法,对丹江口湖北库区龙口林场5种类型马尾松林分枯落物蓄水、土壤理化性质和蓄水能力、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等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马尾松林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变化范围在45.83-93.32t·hm^-2,为松柏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低密度马尾松林〉中密度马尾松林〉高密度马尾松林。有效拦蓄量变化范围在29.83-41.79t·hm^-2,为中密度马尾松林〉松柏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低密度马尾松林〉高密度马尾松林。②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增加的趋势,而总孔隙度呈逐渐递减的趋势。不同类型马尾松土壤贮水能力差异明显,表现为针阔混交林〉低密度马尾松林〉中密度马尾松林〉松柏混交林〉高密度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约是高密度马尾松林的1.25倍。③不同森林类型地表径流量在14.68-29.56m^3·hm^-2之间,土壤侵蚀量在2.01~4.15m3·hm^-2之间,且均以栎类次生林最优,松柏混交林次之,马尾松纯林最低。总体而言,综合利用抚育择伐和人工诱导自然更新的方法,人工诱导马尾松纯林逐步向针阔混交林发育,可更有效提高水土保持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