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我省海岸防护林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省沿海海岸防护林的发展历史和取得显著的成效,对海岸防护林体系和多树种引种造林的技术措施作了介绍,并提出了当前我省海岸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设想。  相似文献   
2.
<正> 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是珍贵的用材和优美的观赏树种,原产北美,本世纪初引入我国,它和我国的水杉、水松一样,同为古老的孑遗植物。落羽杉是阳性树种,喜温暖,耐水湿,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广东省曾于1927年和1933年,先后将其引种到东莞太平和广州石牌。七十年代以来,广东省落羽杉造林有很大的发展,落羽杉(包括池杉T.ascendens,下同)不仅是城市园林的绿化树种,而且成为全省平原水网地区  相似文献   
3.
大头茶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种。生长比较迅速,树高年平均生长为0.39m,前6年树高连年生长量较快,达0.5m以上。胸径年平均生长为0.32cm,在10年生以前,胸径生长较快,连年生长量可达0.94cm。该树种能适应干旱贫瘠的生境,可作为我省南亚热带山地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本文对大头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分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苏北沿海农田防护林防护效果的研究报告(1958—195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苏北沿海地区,位于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串场河以东,约当北纬31°37′—35°,东径119°—122°之间,南自启东,北至赣榆,海岸全长约600余公里,共有土地面积21000平方公里左右。全区气候属于东南亚季风区,约以射阳河为界,在南部因受海洋的影响属海洋性气候,北部属华北平原则兼有大陆性气候,由于本区受海洋与内陆气候的影响,常年多风,所谓季风,全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4.9—7.4米/秒,尤以夏秋之交常受太平洋台风袭击,7、8月最多,最大台风曾达11级(风速29.2米/秒),全年暴风(烈风以上)日数达70余日,故沿海风灾危害是较严重的,它给本区农业生产上,特别是在夏秋作物成熟阶段带来了最不利的条件,并给国家带来了巨大之损失。  相似文献   
5.
关于营造混交林的若干林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营造混交林,日益为林业生产、科研及教育部门所重视。我国南方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在建设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的同时,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进行多种形式的混交造林。各地区的实践证明,在我国南方发展混交林既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又是扩大杉木栽培范围和克服杉木纯林一些缺点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6.
大头茶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种。生长比较迅速,树高年平均生长为0.39m,前6年树高连年生长量较快,达0.5m以上。胸径年平均生长为0.32cm,在10年生以前,胸径生长较快,连年生长量可达0.94cm。该树种能适应干旱贫瘠的生境,可作为我省南亚热带山地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本文对大头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分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 (L)Rich)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和优美的观赏树种,原产北美、其生长快、材质好、抗性强、树形美。落羽杉和我国的水杉、水松以及北美的红杉、巨杉一样,同为古老的孑遗植物。本世纪初引入我国,最早于1917年引种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着重从生态和经营观点对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进行类别划分,提出了不同的经营措施,以求改善珠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 崩岗是在径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是在暴流的下切及冲刷过程与崩塌过程中不断交替进行、互相促进,使崩岗侵蚀不断发展扩大,最后形成规模很大的崩岗地貌,其危害性甚大。它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最严重的一种土壤侵蚀类型。一、崩岗侵蚀分布与危害崩岗侵蚀与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分布反映地带性的特征。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雨量大、暴雨多、强度大,暴流冲刷导致  相似文献   
10.
前言韩江是我省主要河流之一,是粤东地区农业、交通运输和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韩江上游水土流失区的范围主要在梅江及其支流,分布在梅县地区的五华、兴宁、梅县、丰顺、平远、蕉岭和惠阳地区的龙川、紫金等九个县市。近二十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山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山塘水库淤积,河流淤塞,生态平衡失调,严重影响山区经济的发展和下游的安全。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为了落实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已通过治理韩江上游水土流失的议案,省科协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