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为探讨遮阴对双色木番茄生长的影响,对双色木番茄幼苗在100%自然太阳光(NS,CK)、46.4%NS、11.8%NS和5.6%NS处理下的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光照强度的下降先下降后上升,在46.4%NS时出现最小值,可溶性糖含量则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光照强度的下降先下降后上升,均在46.4%NS时出现最小值;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效率(Rd)、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随光照强度的下降呈不断下降趋势;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则表现为随光照强度的下降,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11.8%NS和46.4%NS时最高;叶绿素含量随光照强度的下降不断上升,叶绿素a/b则逐渐下降,Fv/Fm和Fv/Fo均先上升后下降,在46.4%NS时达到最大值。双色木番茄幼苗主要通过提高Pro、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加强SOD、POD活性,降低LSP、LCP和Rd,增大AQY和WUE来适应弱光环境。将各项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后得出46.4%NS下的双色木番茄幼苗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2.
光氮互作对闽楠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闽楠(Phoebe bournei)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光照强度和4种氮素水平的双因素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光氮互作对闽楠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闽楠的保护和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光氮及其互作对闽楠生长的影响显著(P<0.05)。增施氮肥使闽楠株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和根系指标增大,但增加到一定水平后下降,0.5、1mol/L水平下闽楠幼苗生长较好,无氮和2mol/L施氮下受到抑制;随光照强度降低,闽楠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均呈先增后降趋势,地径、根系指标逐渐降低,L0N2(100%NS、1mol/L)处理最好。过度遮荫、无氮或过量施氮均不利于闽楠生长,适度遮荫(41.3%自然光)和增施氮肥(0.5、1mol/L)能有效促进闽楠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酸雨处理对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苗木的影响,分别设置不同pH值的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酸雨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测定苗木生长指标,采用苗木质量指数评价刨花润楠苗木质量。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酸雨处理对刨花润楠幼苗株高及地径的生长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对生物量积累没有明显的影响,改变了根系形态,使根系变得更短更粗。苗木质量指数(QI)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QI排列顺序为硝酸型2.5>硫酸型4.0>对照>硫酸型2.5>混合型4.0>硝酸型5.6>硫酸型5.6>硝酸型4.0>混合型2.5>混合型5.6。  相似文献   
4.
生物土壤结皮是由土壤微生物和藻类、地衣、苔藓等孢子植物与表层土壤颗粒胶结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在退化或受损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生物土壤结皮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稳定性,还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过去有关生物结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荒漠地区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功能和作用上,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地表覆被物,生物结皮还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土壤有机碳、一氧化碳含量及其稳定性,近年来关于生物土壤结皮如何影响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逐渐成为研究者的主流方向。该研究综述了生物结皮覆盖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碳循环和土壤呼吸等方面的变化,总结了生物土壤结皮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旨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是我国优良的园林树种,用途广泛,具有极好的观赏价值。本实验找到了适宜假苹婆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施肥配比。以假苹婆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氮、磷、钾3个因素和4个水平(纯N含量分别为0、0.9、1.8、2.7 g/株;纯P含量分别为0、1、2、3 g/株;纯K含量分别为0、0.9、1.8、2.7 g/株)的配比施肥和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其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探究适宜其生长发育的最佳施肥条件。不同配比施肥处理对假苹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显著,适当的N、P、K配施能够有效提高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增强POD、SOD、NR、GS等的活性。综合分析得出,T2(N1P2K2)处理下的假苹婆幼苗生理特性表现最优,与对照(CK)相比,其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194.10%、105.15%;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分别比CK低39%、30%;POD和SOD活性分别是CK的54.70%、68.08%;NR和GS活性分别比CK高66.23%、40.06%。影响假苹婆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最佳施肥处理为T2(N1P2K2),即氮肥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