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柏(Cupressus duelouxiana Hickel)材质优良、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是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发展圆柏生产在造林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应用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 ,于1991 年、1992 年、1994 年,在坝心林区防治文山松毛虫,面积达1 729-27 h m2 ,松毛虫死亡率分别为90-78 % 、85-7 % 、89-6 % ;示范林内固定样地的松毛虫校正死亡率达93-29 % ,有虫株率由98-6 % 下降到27-66 % ,虫口密度由14-24 头/ 株下降到0-618 头/株。病毒能流行传染持续控制松毛虫的危害,最佳防治虫龄是3 ~5龄,林间空气湿润的季节,林木郁闭好和林下植被覆盖度高的林分持续控制时间长  相似文献   
3.
松毛虫的大量发生不但使林木遭受严重损失,同时也直接威胁着林区的人畜安全。人畜接触到松毛虫的毒毛后会引起皮肤发炎、关节肿痛,以至终生残废。一旦体内摄入毒毛,将会引起肠胃发炎、溃疡,严重时会造成死亡。由松毛虫引起的人类疾病医学上称之为“松毛虫病”,近年来曾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广东汕头医学专科学校许世锷(1981)对马尾松毛虫的体壁构造及其毒毛和毒腺细胞进行过研究;另外,为治疗此病全国有关医疗部门还研制出一系列具有显著疗效的专门处方。为了进一步查清松毛虫对人畜的严重危害情况,1974年农林部、卫生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我们于1974年12月曾到我省临沧、思茅等地区的重点灾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调查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松毛虫对人畜危害的严重性。如果掉以轻心,忽视对松毛虫危害的预防和治疗,将会导至严重的恶果。我们的调查虽迄今十年有余,但当前我省的松毛虫发生依然十分严重(每年约在200万亩以上),并逐步向新的林区扩大蔓延,对人畜危害的事件仍经常发生。为能引起人们对“松毛虫病”的广泛重视,以便提高警惕,采取各种防预措施,杜绝松毛虫对人畜危害事件的发生。现根据我们当时的调查记录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利用JDS-CPV感染了云南林区鳞翅目的11个虫种,其中松叶蛾科6种,叶蜂科1种,粉蝶科2种,灯蛾科1种和剌蛾科1种害虫。除亲缘关系相近的松毛虫属的几个种以及小毛虫和绿黄毛虫可以造成感染之外,其它5种昆虫均不被感染。  相似文献   
5.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简称CPV)系1983年采到,为我国首次发现。经多次回感试验,效果均在80%以上。几年来进行了人工大量复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利用文山松毛虫CPV防治文山松毛虫的试验。1985年以来共完成防治面积2750亩,防治效果分别为87.6%、91.3%,通过试验表明;文山松毛虫CPV可以在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用100×200×80cm塑料薄膜围栏,投放6—7龄文山松毛虫约7000头,在栏内悬挂的枝叶上喷布5×10~6PIB/ml的病毒感染液约500ml,12天后收集病死虫,由中肠和虫尸粗提纯的病毒,平均单虫舍多角体可达2亿。以林场每人次管理5围栏,花集虫费63元(1000头/1.8元),取叶费15元(挑/1.5元),能生产多角体50000亿,可供250亩林地使用。  相似文献   
7.
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家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以下简称JDS—CPV)用于防治我国松毛虫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有关JDS—CPV的安全性试验,不仅考虑到高等动物,同时也必须考虑经济昆虫。为此,日本曾利用JDS—CPV对家蚕进行过试验。为取得进一步的试验数据我们重复进行了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DPW-CPV-Ⅱ剂型病毒,是一种新型微生物农药。与DPW-CPV普遍制剂相比,防治松毛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1992年在石屏以1010CPB/亩进行大田试验,其结果为:DPW-CPV-Ⅱ剂型的防治效果为84.3%。DPW-CPV普通制剂的防治效果为74.5%。试验证明:DPW-CPV-Ⅱ剂型的杀虫效果不但比普通制剂提高9.8%,且性能稳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9.
病毒围栏增殖方法由云南省林科院经过10多年病毒复制试验证明:该方法是增殖CPV用以防治松毛虫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其病毒投入少,产量高,风险较小。设置围栏采集6~7龄文山松毛虫幼虫,选用1×107CPB/mL的病毒感染浓度,接种后13~15天回收,感病虫回收率可达80%以上,单虫多角体病毒含量达20亿以上。本文详细介绍了围栏制作,增殖场地选择,围栏管理,最适病毒感染浓度及感病虫的回收时间和采集增殖病毒幼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气候温和,资源丰富。随着我国利用病毒治虫研究的迅速发展,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昆虫病毒资源,对生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自1978年以来,我们进行了病毒资源调查和研究,先后分离获得七种病毒。现简报如下。1.德昌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