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微密度分析对19个种源杉木的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进行了研究.不同种源间和种源内株间,年轮平均密度的径向变异曲线都存在一定的变异,但此变异主要表现在种源内株间.年轮平均密度的幼龄-成熟相关性从第3年起就极显著.由微密度分析得出的一系列密度和年轮宽特征值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在年龄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年轮内密度变异曲线随年轮宽的变动导致晚材率变动的效应较为显著,年轮平均密度主要受晚材率影响;年轮平均密度与年轮宽呈特别显著的负相关.而在种源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分析,上述效应不明显,而不同种源间密度变异曲线的上下移动影响显著;年轮平均密度主要受早材平均密度影响;年轮平均密度与年轮宽的负相关远不如在年龄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杉木种子产量和提供经过初步改良的优质种子,应在优良种源区选择10~20年生Ⅰ类林分,通过疏伐建立采种基地示范林。疏伐强度随林分密度、林龄、郁闭度和立地条件而定。建立母树林要注意确定位置、隔离和母树选择。二次疏伐,间隔5年左右,强度为60%~70%,最终郁闭度为05,保留株数每公顷以390~420株左右为宜。研究结果表明,母树生长量、结实量有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