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清水江沿岸鸟类多样性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研究清水江鸟类多样性,2014年12月至2017年4月在清水江沿岸设置10个调查点对鸟类种群进行调查,记录到的鸟类有130种,隶属于16目44科,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有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有12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鸟类有2种;有留鸟80种,夏候鸟20种,冬候鸟24种及旅鸟6种;区系组成有东洋种64种,广布种23种,古北种14种;最大的目为雀形目有24科74种,分别占55%和57%;最大的科为鸫科共有13种,占10%;优势种为(树)麻雀、白2种,常见种有22种,少见种有106种。十个调查点的群落多样性(H)、均匀度(J)、物种优势度(C)分别为2. 47~3. 46、0. 68~0. 86、0. 88~0. 95。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77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257种的29.96%,其中兽类21种,鸟类43种,爬行类7种,两栖类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6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物种39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物61种。  相似文献   
3.
2005年7~9月,通过野外样线调查、座谈访问、历史资源收集,对薤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进行调查,结果为保护区分布有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72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246种的29.27%,其中兽类21种、鸟类38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3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物种38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物56种.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抛荒的现象普遍存在,但针对抛荒后的自然演替过程对水鸟群落影响的研究较少。于2007、2008、2011年对崇明东滩自然抛荒的人工鱼塘水鸟群落展开调查,探究抛荒后的自然演替过程对水鸟群落结构及不同水鸟类群的影响。3a累计观察到水鸟59种12819只,隶属6目12科。其中抛荒前最多,共53种11001只;抛荒第1年22种1673只;抛荒第4年最少,9种145只。鱼塘抛荒后水鸟种类和数量下降剧烈,物种多样性先上升再下降,均匀度逐年上升,优势度先下降再上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个群落特征都存在极显著年度差异(P1<0.01; P2<0.01; P3<0.01; P4=0.003; P5<0.01)。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类群水鸟的种类和数量逐年下降趋势明显,且年际差异极显著。即抛荒后的自然演替过程对水鸟群落产生了不利影响。建议采取人工管理措施防止旱化,增加环境异质性,恢复水鸟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2012年5月对贵州省凯里市苹果山公园的鸟类进行了调查,每个季度2~3次,共9次调查。共记录到28种鸟类,隶属3目、13科。比较不同季节鸟类的α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优势度(C)、Jaccard相似性系数(Cj)和Bray-Curtis指数(CN)。结果表明,春季的H'和J均最高,分别为2.435和0.899;秋季的C最高,为0.158;冬季的H'、J和C指数均最低。Jaccard相似性系数最高的是春季—冬季鸟类群落,为0.375,Bray-Curtis指数最高的是夏季—冬季鸟类群落,为0.149。鸟类迁徙、食物等因素是影响苹果山公园鸟类群落结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湖北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秋季鸟类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6年10~11月期间,采用样线法对湖北仙桃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4种生境中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9种,隶属于14目31科,其中留鸟55种、夏候鸟31种、冬候鸟41种和旅鸟12种;古北种65种、东洋种49 种、广布种25种.分别采用Shannon-wieren指数、Pielou指数和G-F指数对保护区鸟类物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鸟 类群落丰富度为芦苇>树林>水域>农田;对鸟类群落的相似性采用Jaccard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和树林的鸟类群落相似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对湖北仙桃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夏季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56种,隶属于12目28科,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种,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21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稀有鸟类1种,易危鸟类1种.该保护区夏季鸟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鸟类密度为6.85只/hm^2,4种不同生境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是:树林(2.6570)〉芦苇(2.4095)〉水域(2.2713)〉农田(1.8697),均匀度指数依次是:树林(0.8569)〉水域(0.8387)〉芦苇(0.7582)〉农田(0.7524),树林生境中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最高.  相似文献   
8.
于2006—2008年采用样线法对涪陵区夏季鸟类进行了调查。按照生境特征将调查地划分为水域、次生林、居民点、农田4种鸟类群落。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鸟类61种,重要值高的鸟类(200≤重要值≤300)4种,广布型鸟类18种。次生林鸟类群落的物种数最高,而农田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农田、次生林—居民点、水域—农田鸟类群落的均匀性指数(Pielou指数)、Jaccard相似性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最高。食物是影响鸟类分布的重要因子。对涪陵区夏季鸟类资源及区域生态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竹溪县国有林场深化改革,走过了十六个春秋,写下了绿意盎然。一座座青山竖丰碑,一串串数字展业绩:在全国率先推行林业国企、村组集体、农户个体等混合的改革,实行国有民营、公有私营、承包、租赁、股份经营,获得成功;国有林场由3个增加到9个,经营面积由5万多亩扩大到67.2万亩,有林地占94%以上;国有林825户6647名林农,已有过半数脱贫致富,2004年预计人均纯收入达1758元。在国有林场“主力军”带动下,全县以林为主的绿色产业兴旺发达,成为“秦巴山区绿色明珠”。“正规军”收编“地方军”竹溪地处巴山东段北坡,是全国贫困县和湖北特困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检验上海化工区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鸟类群落结构差异,分析影响鸟类分布的关键因子,采用样点法对2种类型湿地的鸟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人工湿地鸟类总物种数(90种)和Shannon-Weiner指数(3.28)分别高于自然湿地(83种、2.97);但科-属多样性指数(0.681)低于自然湿地(0.686)。人工湿地的鸣禽种类(60种)比自然湿地(39种)多,自然湿地的猛禽(4种)、涉禽(25种)和游禽(8种)比人工湿地(1、19、2)多。人工湿地的鸣禽(2.915)和攀禽(1.088)的Shannon-Weiner指数分别高于自然湿地(2.171、0.861);自然湿地的陆禽(0.614)、猛禽(1.330)、涉禽(1.825)和游禽(1.672)的Shannon-Weiner指数分别高于人工湿地(0.530、0、1.819、0.300)。人工湿地的林鸟种类(69种)和Shannon-Weiner Index指数(3.030)高于自然湿地(50种、2.347),自然湿地的水鸟种类(33种)和Shannon-Weiner指数(2.429)高于人工湿地(21种、1.911)。自然湿地国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