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3.
在9t/ha产量水平下,早稻对氮的吸收累答曲线为抛物线,磷、钾则为直线。在水稻幼穗分化1 ̄5期,氮、磷、钾的净吸收量都呈现高峰,而钾在灌浆成熟期还有另一个次高峰。  相似文献   
4.
双季稻每公顷年产18吨稻谷的施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上等田和中上等田及中迟熟高产良种条件下,通过水稻生长前、中、后期氮素不同施用量和施用方法比较试验,改进水稻施氮技术。结果表明,一季总氮量172.5kg/hm^2,可满足目标产量要求;水稻生长的前、中、后期施氮比例以6:3:1产量较高,并能达目标产量;前期分蘖肥以插秧后5 ̄6d适当重施氮肥,插秧后10 ̄12d轻施氮肥有利于控制无效分蘖和创造条件施穗肥;中期穗肥分2次施比1次施更有利于培育高产群体和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施肥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高产施肥条件下水稻穗粒数与茎粗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个主产水稻课题的研究和推广过程中,研究了水稻的穗粒数与茎粗之间的关系,其关系符合直线方程V=a+bX,因此认为在水稻栽培中,必须培育茎秆粗壮的高产群体。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中,对水稻土速效氮,磷、钾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个通用的数学模式Y=X/(a+bx+cX^2)来描述这个规律,该模式经不同肥力类型水稻土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湿地松造林时和幼林期分别施用复合肥、鱼肥、尿素、普钙和氯化钾等肥料作基肥和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效应与肥料品种及施肥量有密切关系。其中以施100—250克/株复合肥增产效果显著,并且经济。施肥对湿地松矿质养分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优质稻的穗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稻田间穗肥试验表明,在叶色转赤的基础上,施穗肥一般以复合肥112.5~150.0kg/hm^2加氮化钾37.5kg/km^2为宜,施穗肥比不施肥增产10.7%~15.5%,施穗肥的效果还与产中的氮钾比有关,N,K2O以1:0.7~1.0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高产水稻氮钾施用量最佳配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求导了水稻目标产量的预测方程,不同氮钾施用水平的等产方程,以及氮钾最佳配比方程,根据上述方程推导出地力产量为6345kg/hm^2的水稻田目标产量为8589kg/hm^2,N与K2O施用量的最佳配比为1:1.22即N139.4kg/hm^2、K2O170.6kg/h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