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5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北杨叶斑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描述了11个地区不同种源的河北杨9种叶斑病的症状、病原、分布和感病情况。结果表明:陕西佳县的种源感染灰斑病最重,青海民和的种源最轻;而陕西吴旗的种源感染锈病、黑斑病和其他叶斑病最重,甘肃皋兰的种源最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采自不同地区的25株河北杨优树苗期叶片的解剖构造进行了观察,用叶表面积/体积、栅栏组织厚/叶肉组织厚、角质层厚度、细胞密集度等9个旱性结构的主要指标进行比较,试图为河北杨优树的鉴定提供解剖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伊氏锥虫病和肝片吸虫病是严重危害反刍兽的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县的牛中广为流行。长期以来,伊氏锥虫病诊断主要依靠集虫法检查,肝片吸虫病则用粪检虫卵法进行诊断,但检出率都较低,而且耕牛在感染肝片吸虫后78天才开始排卵,无法作出早期诊断。1990年10~11月份,我们应用锥虫和肝片吸虫双联诊断液在全县15个乡(镇)对牛进行了诊断。  相似文献   
4.
同工酶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近年来已得到迅速发展,利甩同工酶研究林木遗传资源、林木群体的遗传变异,在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为此,我们收集了11个产地的河北杨,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从而了解不同产地之间的河北杨在遗传上的差异,探索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为该树种的遗传资源研究、利用和改良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为西北地区11个产地的河北杨,即陕西的靖边、神木、佳县、横山、清涧和吴旗;宁夏的西吉;甘肃的皋兰和临夏;青海的西宁和民和。材料采自西北林学院试验苗圃内一年生平茬苗的成熟新鲜叶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河北杨苗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个产地河北杨的苗期生长进行了研究。通过物候观察、扦插成活率、生长状况及抗性测定等多项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吴旗11号和西宁5号的种苗在生长量及抗性方面均优于其它产地种苗;皋兰2号种苗次之,但皋兰2号种苗对黑斑病和叶锈病的自然发病率又低于吴旗11号和西宁5号种苗。因此、在生产上应发展吴旗11号、西宁5号和皋兰2号产地的河北杨。  相似文献   
6.
油松核型分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的变化有着一系列的规律性。核型分析,就是对染色体组中的每个染色体进行测定和计算,以便了解和掌握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变化规律。树木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研究树木的起源和演化、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对种间杂种的鉴定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树木细胞染色体核型的研究,开始的较晚。在国外研究较多的是松树、云杉等针叶树种的细胞核,如 M.A Devescovi 等人对四个不同种源的花旗松进行核型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7.
对河北杨、毛白杨的优树(优良单株)及其杂种的茎段和茎尖进行离体培养:将茎段和茎尖在1/2MS培养基中加入0.03mg/L的6—BA和0.05mg/L的α—NAA进行培养,经过15d左右可抽出粗壮茎苗,待苗高至2~3cm,进行分割,转入含有2mg/LIAA的H培养基中,7d左右可诱导出根,15d后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8.
林地枯落物的水土保持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木每年凋落的大量的枯枝落叶 ,在水文生态效益和保土功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乔木林地的枯落物贮量在 1 0~ 6 0t/hm2 之间 ,枯落物的吸水率为其干重的 2~ 3倍 ,吸持水量在 1~ 5mm之间 ,多的可达 1 0mm左右 ;枯落物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作用 ,随着土壤水分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油松染色体压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在生物繁殖和信息的传递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染色体的活动,有着明显的规律性。研究树木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结构的变异,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树木遗传变异的规律,从而指导林木育种工作。油松染色体压片技术,是进行油松染色体研究的技术基础。为了进行油松细胞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分带技术的研究,我们首先进行了油松染色体压片技术的探索。在国内已有一些单位开展了油松染色体的观察和研究,但在方法上都沿用一般植物染色体观察的方法。我们结合树木的特点,对一些技术作了进一步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猪主要蠕虫的季节动态,研究确定适宜的驱虫时间,我们根据浙江省农业厅部署,于1982年4月至1983年3月,在龙泉县安仁区建安公社开展了此项调查工作。 (一)方法随机选择试验猪40头,其中肉猪38头、母猪2头。分别来自该公社的刘坊9头,项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