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板栗大球蚧在安徽省此虫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越冬后的2龄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寄生在板栗枝干上刺吸寄主汁液为害。成虫期4月上旬至5月下旬,行两性生殖,存在孤雌生殖。新若虫在5月上旬孵化,5月末达盛期。经生产性防治研究试验表明,用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1%溶液在越冬若虫膨大期进行喷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舒城县森林资源年报结果显示,近五年全县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林种结构得到优化,林龄结构趋于合理。同时,该县森林资源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鉴此,作者提出了一些保护与发展对策,以供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舒城县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包括加强早期监测、加强疫木管理、及时清理病死松树、诱杀松墨天牛、营林技术措施治理、科学处理疫木等内容。希望对其他松材线虫病发生区的治理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麻栎为壳斗科栎属植物,分布广泛,较耐干旱瘠薄。其种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通过对低产栎林进行截干技术改造可显著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值得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5.
板栗瘿蜂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板栗瘿蜂是舒城县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介绍板栗瘿蜂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针对其危害特点,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舒城县古树名木资源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在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同时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需要采取的管理对策,对当前保护古树名木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双黑绛蚧是目前发现的危害栗树的一种新害虫。在简要阐述其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了双黑绛蚧在安徽省栗树上的分布地区、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栗树嫁接和华栗绛蚧初孵若虫通过两树外围重叠枝条是华栗绛蚧近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栗树嫁接又是华栗绛蚧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对接穗进行封蜡是阻隔华栗绛蚧若蚧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翟田俊 《绿色科技》2020,(3):180-181
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舒城县发展林下经济的四种主要模式,即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和森林旅游;分析了成功做法:即领导重视、强化服务和广泛宣传;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即规模偏小、管理落后和资金不足;提出了加强规划、政策支持、示范引领、合理避让和因地制宜等工作建议,以期为当前林下经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土栖白蚁是目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有害生物之一,许多专家对此作了大量研究,并分别在分类、形态、生物学、防治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研究的内容主要涵括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和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Light),分飞生物学特性及在防治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