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由1626个核苷酸序列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介导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粘菌素产生抗药性。mcr-1基因可携带完整的ISApl1或ISApl1片段,翻译一段由541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介导磷酸乙醇胺转移作用的酶。mcr-1能整合于质粒,可以随质粒在不同细菌中水平传播,甚至可以与其他的耐药基因共同存在于同一质粒,表达后产生多种耐药机制。mcr-1基因介导多粘菌素类药物耐药,但并不耐受目前所有的抗生素。本文对mcr-1基因的发现、分布、流行及耐药性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人类共同遏制多粘菌素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流行,及抗生素的安全用药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就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概念和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对着重搞好工程项目质量应抓好的环节和工程项目施工中应建立的质量检查制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施工过程和完工工程的成品保护措施一一列举。  相似文献   
3.
不同日粮精粗比对奶牛血脂和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头健康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02±25)kg],研究9种不同精粗比日粮(30∶70、35∶65、40∶60、45∶55、50∶50、55∶45、60∶40、70∶30、100∶0日粮组)对奶牛血脂和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动态变化的影响。5头奶牛连续进行9期饲喂试验,前8期试验每期30 d,最后1期试验为3 d。结果显示,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血清TG含量逐渐升高,100∶0日粮组TG含量显著高于30∶70日粮组(P<0.05);55∶45日粮组血清HDL含量显著高于30∶70、35∶65、40∶60、45∶55日粮组(P<0.05),55∶45日粮组血清LDL含量显著高于30∶70、40∶60日粮组,其余各日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CHO各日粮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月桂酸(C12∶0)、棕榈酸(C16∶0)含量在55∶45日粮组达到最大,显著高于30∶70日粮组(P<0.05),豆蔻油酸(C14∶1)、亚油酸(C18∶2)含量55∶45日粮组最小,显著小于30∶70、35∶65、40∶60日粮组(P<0.05),豆蔻酸(C14∶0)、油酸(C18∶1)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硬脂酸(C18∶0)含量55∶45日粮组显著高于30∶70、60∶40、70∶30、100∶0日粮组(P<0.05),其余各日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总胆固醇同血清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饱和脂肪酸含量先上升后略有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先下降后略有上升。结果表明,随精料水平的提高,奶牛血脂和血清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升高,达到一定水平(55∶45组含量最高)后就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与饱和脂肪酸变化相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