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饲毒时美国白蛾幼虫虫龄和饲毒剂量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青岛分离株产量的影响,从而探寻HcNPV室内大量增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虫龄、剂量以及虫龄和剂量的组合对单头幼虫的HcNPV产量、幼虫死亡率以及病毒总产量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在室内大量增殖HcNPV时,以1.48×106 OBs/头的饲毒剂量饲喂5龄和6龄幼虫均可以获得最高的病毒产量,百头幼虫的病毒总产量分别达到1.55×1011 OBs和1.50×1011 OBs。  相似文献   
2.
浙江朴盾木虱是危害朴树的重要害虫,文中对该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该虫在青岛一年发生二代,以卵越冬。一代若虫为害朴叶引起长角状虫瘿,严重影响树势发育,极碍市容景观,防治试验表明:用50%久效磷、40%氧化乐果、50%磷胺等内吸杀虫乳油。  相似文献   
3.
自1991年起结合松毛虫DendrorolimusspectabirlisButler防治工作,在青岛市崂山区对天敌种群与松毛虫自然消长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对天敌做出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松枝枯病 (CerangiumferruginosumFr.)又称松树干枯病、松烂皮病 ,病原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薄盘菌属 ,是松林内的一种习居菌 ,在常态下是腐生菌 ,对松林不形成危害。 1998- 1999年 ,该菌在山东省松林内大面积发生 ,危害严重。为此 ,我们对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报道如下。1 调查方法1.1 线路调查根据松林的分布情况 ,于 1999年 5 - 6月选择一定的调查路线进行踏查 ,确定发病范围。在发病林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松林 ,每 33.33- 6 6 .6 7hm2 设 1个临时标准地进行调查。1.2 标准地调查在标准地…  相似文献   
5.
山东板栗近年发展很快,据统计,1987年板栗栽培面积3.5万公顷,1997年底发展到19万公顷,是10年前的5倍多。特别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新品种数量大大增加,如蓬莱、牟平、日照东港区、胶南市分别从韩国引进板栗接穗49万株,建立板栗园4个。目前,板栗疫病[Cryptonectriaparasitic...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物测定法测定了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青岛分离株对美国白蛾4龄、5龄和6龄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HcNPV对4龄、5龄和6龄美国白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99×105OBs/ml、1.69×106OBs/ml和8.04×106 OBs/ml;以1.48×107OBs/ml病毒处理时,4龄、5龄和6龄幼虫的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6.14d、8.63d和10.31d,以1.48×108OBs/ml病毒处理时,4龄、5龄和6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5.30d、5.92d和7.12d。在相同病毒浓度下,LT50随着虫龄的增加而增加;4龄美国白蛾幼虫在1.48×106OBs/ml、1.48×107OBs/ml和1.48×108OBs/ml等3个病毒浓度处理下的LT50分别为7.65d、6.14d和5.30d,在相同虫龄条件下,LT50随病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以上结果为应用该病毒分离株防治美国白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花布灯蛾在山东仅分布于青岛崂山,为害栎类。文中介绍了该虫在崂山的生活史、习性、天敌种类,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应用纯病毒制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新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对不同世代的美国白蛾幼虫进行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病毒杀虫效果最高达到80%以上,同时筛选出了病毒防治的最佳浓度和最佳施药时间。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机把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分布区域、病虫害种类,灾情等级等信息自动绘制成图,为防虫设计提供依据,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的实现方法和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气候因素对杨小舟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杨小舟蛾在青岛地区的生活史和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小舟蛾在青岛1年4代,世代重叠。日平均气温的变化对越冬代杨小舟蛾成虫的日羽化量及杨小舟蛾卵、幼虫和蛹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影响,日平均气温15℃时杨小舟蛾成虫开始出现,23.6~28.9℃时成虫羽化数量明显增加;成虫羽化的适宜湿度为60%~82%,以78%为最适。潮湿多雨的气候不利于杨小舟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干旱高温天气极易导致其爆发成灾。赤眼蜂、寄生蝇、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是其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对其发生危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