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通过对西藏高原湖泊雅屹湖的自然、湿地、社会、风景等综合资源进行分析评价,按照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要求,对其进行总体规划及功能分区,以期把雅屹湖及其周边湿地环境建设成为集旅游、科研、教育、生态保护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老青山"五采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工程防护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构建老青山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修复设计理念与方法,按照不同的生态功能分区,分别选取不同的工程措施、绿化模式、浇灌方式等进行生态修复,包括场地治理、植被修复和管理利用等设计方法和内容,并重点阐述植被修复设计中的纯植被修复区、坝体植被修复区、坝顶填土植被修复区、边坡治理植被修复区、园林景观绿化区等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工程措施、具体植物配植模式及给水设计方法。在力求达到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景观效果,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林业局和贵州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林业集团人造板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000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该项目于1997年12月17日破土动工,历时10个月20天,克服许多困难,于1998年11月6日建成,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藏高原湖泊雅屹湖的自然、湿地、社会、风景等综合资源进行分析评价,按照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要求,对其进行总体规划及功能分区,以期把雅屹湖及其周边湿地环境建设成为集旅游、科研、教育、生态保护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加强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对电力设施及输电线路的保护,减少树木和电力线路的相互影响,从基础上解决林电矛盾,经济社会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6.
采用乡土植物、地带性植物优先原则,物种多样性原则进行恢复植物物种选择,同时结合植物群落的演替理论、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理论、植被恢复的美学理论等对其恢复植物进行组合设计,提出了新河高速公路路域边坡及相似类型的裸露边坡地区在植被恢复中可供选择利用的5种植物组合:①苦楝(或香樟)+美丽胡枝子+葛藤+坡柳+狗牙根组合;②山黄麻+清香木+含羞草+皱叶狗尾草+地果+牛筋草组合:③黄金间碧玉+棕叶芦+椭圆叶木蓝+皱叶狗尾草+掌叶鱼黄草+竹节草组合;④五节芒+绢毛木蓝+委陵菜(或草玉梅)+稗+密花葛(或粉葛、苦葛)+山麦冬组合;⑤羊蹄甲(或苹婆)+香花崖豆藤(或多花崖爬藤)+地果+积雪草(或杠板归)组合。  相似文献   
7.
在满足道路安全通行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崇尚自然生态、彰显地域特色、突出绿色创新、追求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结合拉萨市大东环线的景观风貌、线路走向、断面形式等特点,运用乡土植物,融入藏族文化元素,对道路沿线、交叉口节点、观景台、边坡、小品等景观区域进行设计,并与周边的城市景观、乡村风貌、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国土空间格局等相互协调,使大东环线成为体现拉萨实力、展示城市风采的景观生态廊道,为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道路景观建设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云南澜沧江上游原生植被种类及特点,通过对里底水电站的景观现状分析,总结出水电站景观生态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提出模拟自然植物群落进行景观绿化和植被恢复的设计要点,按照不同的生态功能分区,分别选取不同的工程措施、绿化模式、恢复方式等进行景观生态修复,在达到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视觉景观效果和持续发展要求,为我国景观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及重要性现状,提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战略发展对策,为其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的保护、发展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溪源江东岸地块的设计范围、现状进行分析,利用山水学村的设计理念营造集文化娱乐、休闲寓教、绿化美化亮化为一体的复合式校园开放空间,利用溪源江东岸这一河溪景观带,结合校园文化脉络,展示一条贯穿南北、人文气息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景观长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