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游八角寨记     
仲秋时节,我们从资源县城登车,沿资源到湖南新宁县的公路北进,在青山绿树掩映的山道上穿行了一个多小时,到达座落在滔滔北去的资江河畔商业重镇──梅溪。从梅溪街折转西行,前去8公里,穿越梅溪乡大蛇村的福分评,我们终于到达闻名遇这被誉为“丹霞地统之魂”均八角案景区的山脚下。“八角寨”,名由何而来?导游解说,景区内无数矗立的石峰环卫拱列,和心有一座直抵天宇,高出世外的山峰。山峰之巅,生出1000多平方米的平地。仰视,犹如半天云中伸展出的一方平台,由此,这一山峰得名云台山。云台山海拔高度为814米,从山下东西南北方…  相似文献   
2.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资源县利用自治区人民政府毛竹种植专项扶持经费30万元,在车田、两水苗族乡、河口瑶族乡的黄龙、田头龙、塘洞、立才坪、烟竹、猴背、大湾等7个民族村扶植群众种植毛竹,经过认真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共落实并完成毛竹种植面积1030亩。2002年11月,县民族局和毛竹办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新种竹林成活率达到80%,塘洞、立才坪、黄龙三个点共400亩的成活率达到96%。这一项目的实施将在资源县民族地区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车田、两水、河口三个民族乡历来是…  相似文献   
3.
仲夏上猫峰     
仲夏时节,我乘车直上华南第一峰猫儿山顶峰。在山顶小住数日,耳闻目睹山巅人间奇景,至今犹感其声明明在耳,其景历历在目,正应了贴在山顶旅馆大厅墙上巨幅广告画上的诗句“人间难得几回见,此景只应天上有”。  相似文献   
4.
5.
1996年初,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村民张祝斌,独自投资5万多元,开办了一家个体竹凉席厂.这一年,各地生产竹凉席的厂家成倍增加,加之南方气温偏低,竹凉席市场疲软.然而,张祝斌的竹凉席厂却全年生产、销售凉席3200多床,营业额达61万余元,上交国家税金6.8万元,创利10.5万元.一家小小的个体竹凉席厂,何以能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下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6.
游纯武,80年代初退伍后在资源县越城岭林场的牛司凸分场当职工。农村实行责任承包制后,经过反复思考,他毅然决定把三年前户口由农转非的妻子、儿子又由非转农,迁回到离他工作的分场85公里远的资源县河口瑶族乡葱坪村满山溪村民组,并承包了组里的几亩水田和300亩责任山。“靠山吃山,造林育林,把家庭经济搞上去”,这是游纯武三思后把妻儿户口迁回边远山村的初衷。从那以后,他打响了造林的持久战。没有时间,他把每个月、每个季度自己的工作任务集中在一段时间加班加点完成,挤出休息日、补休日、节日假回家去改造荒山,造林育林。从1…  相似文献   
7.
游入角寨记     
  相似文献   
8.
初冬时节,我们慕名实地采访了资源县河口瑶族乡经营管理站站长、共产党员邹个华以及他历经10年艰辛创办起来的飞子岩综合经济场。脚踏层层梯地,抚摸道道石墙,眼观累累硕果,娃戏群群珍禽,我们不禁由衷敬佩邹个华的创业精神和经济眼光。艰辛的创业11年前,34岁的邹个华从丰田乡调到新建的河口瑶族乡经营管理站任站长。精明的邹个华发现河口乡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但是村民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却不高,开发土地远未能形成规模效益。他意识到,要改变这种状况,单凭宣传说教是不行的,示范引路才有说服力。经过精心考察,邹个华主动向乡里…  相似文献   
9.
猫儿山赏秋     
深秋十月,我们驱车再度上猫儿山去领略“华南之巅”美不胜言的秋韵,欣赏“五岭绝首”绚丽多彩的秋色,观赏老山界上气象万千的秋景。  相似文献   
10.
水牯冲是资源县延东乡修睦村的一个自然屯,全屯46户184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责任制下户后,水牯冲村民瞄准本屯离县城不到3公里的区位优势。在种果、育苗能人石元勤的带动和影响下,家家户户种果、育苗,自己的责任田、地种遍了,就租赁邻屯的土地种果。几年后,勤劳能干、先人一步的水牯冲人均有了一亩果园。仅种果一项,年收人最多的达3万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