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双戊烯加工利用的研究(Ⅰ)—双戊烯的脱氢反应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对工业双戊烯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双戊烯脱氢反应的研究,发现了分别适用于液相脱氢和气相脱氢的催化剂甲酸镍和催化剂905,它们脱氢时生成对甲基异丙基苯即对伞花烃的产率分别为81%和88%。催化剂905脱氢产物中对伞花烃含量长期稳定在92%左右,通过精馏易得到高纯度(>99.0%)的对伞花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7异丙基4甲基1甲醇和环氧氯丙烷在碱性催化条件下反应合成1(β,γ环氧丙氧甲基)7异丙基4甲基这一新化合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反应和得率的主要因素为催化剂、碱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在浓KOHH2O溶液、惰性有机溶剂、相转移催化剂、40~80℃水浴等反应条件下,反应可在2~3h内完成,得率达64%  相似文献   
3.
在相转移催化作用下,将7-异丙基-4-甲基-1-甲醇(2)和环氧氯丙烷进行反应,成功地合成了新的反应型类化合物1-(β,γ-环氧丙氧甲基)-7-异丙基-4-甲基(1).本反应条件比较简单,较佳条件下分离的目的物摩尔得率达到了64%.目的物(1)的化学结构(Fig.2)经过UV-Vis、IR、HR-MS和1H NMR等数据分析得到了完满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研究了高抗、中抗和敏感马尾松种源在接种松材线虫(PWN)后所引起的中性萜类(主要是倍半萜类)组分含量变化规律以及含量变化与种源抗性间相关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种PWN使抗性马尾松种源中某些萜类组分如长叶烯等增多,而某些组分如反式石竹烯等减少;接种PWN使高抗种源中长叶烯与反式石竹烯含量比值先减小后增大,且超过接种前的水平,但是未改变种源的抗病特征;树木生长过程对种源抗性及本研究没有造成影响和干扰。  相似文献   
5.
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研究了高抗、中抗和敏感马尾松种源中性萜类 (主要是倍半萜类 )化学组成及其差异状况。结果表明 ,不同马尾松种源的抗性是由其内部化学组成决定的 ,是种源的特征性质。高抗种源比中抗和敏感马尾松种源含有更多的长叶烯和α 松油醇 ,而含有较少的反式石竹烯和 β 芹子烯。而且长叶烯与反式石竹烯的含量差越大 ,马尾松种源的抗松材线虫病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6.
在相转移催化作用下,将7异丙基4甲基1甲醇(2)和环氧氯丙烷进行反应,成功地合成了新的反应型类化合物1(β,γ环氧丙氧甲基)7异丙基4甲基(1)。本反应条件比较简单,较佳条件下分离的目的物摩尔得率达到了64%。目的物(1)的化学结构(Fig.2)经过UVVis、IR、HRMS和1HNMR等数据分析得到了完满的鉴定。  相似文献   
7.
对伞花烃氢过氧化反应及合成高纯对甲酚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以对伞花烃为原料液相氧化后再酸分解制备高纯对甲酚的合成工艺。对氢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反应的副产物,并对其进行了鉴定。通过研究表明,双对伞花粉为原料可合成含量在99%以上的高纯对甲酚,得率为重量得率40.0%,摩尔得率为49.6%。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7-异丙基-4-甲基-1-甲醇和环氧氯丙烷在碱性催化条件下反应合成1-(β,γ-环氧丙氧甲基)-7-异丙基-4-甲基这一新化合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反应和得率的主要因素为催化剂、碱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在浓KOH-H2O溶液、惰性有机溶剂、相转移催化剂、40~80 ℃水浴等反应条件下,反应可在2~3 h内完成,得率达64 %.  相似文献   
9.
松油醇生产中副产物化学组成及分离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GC和GC-MS方法研究了同醇副产物的化学组成,鉴定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莰烯、月桂烯、α-松油烯、双戊烯(柠檬烯)、1,8-桉叶油素、γ-萜品烯、萜品油烯等单萜类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松油醇类。根据组成特点,对主要组分的分离技术及副产物气相脱氢芳化成对伞花烃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