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运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方法,检验“1:25万假彩色卫片土壤目解综合法”的土壤制图重复效果。结果是:山地丘陵区的重复率达到85%,平原农区也达75%,其值与目估量算的统计结果相近。说明模糊相似优先比方法用作土壤制图的重复性检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集浙江省的红壤、黄壤、水稻土和岩性土等四个土类的19个土壤剖面,60个土壤样品,用日本产的340型分光光度计和DG—1型野外光谱仪测定土壤样品的光谱反射特性曲线(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并进行土壤光谱的模糊分类及与现行土壤分类作相关性分析。其结果表明,红壤、黄壤和水稻土三类土壤的光谱曲线的形态特征,分别表现为陡坎型、缓坡型和平直型;各类土壤的特征波段的斜率变化与土壤母质类型有一定关系;综合分析土壤光谱特性,有助于基层土壤的分类;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土壤光谱分类,与现行土壤分类比较,具有70%以上的符合率,而不符合的部分,多数是在现行土壤分类中也是有争议的,或者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在地形复杂,土壤类型繁多的南方集约农区,采用“综合航判六步制图法”后,土壤详查制图的重复性好,重复率可达70%,图斑定点准确率为83%,土属的航片可判率达73%,航片判读正确率可以超过60%,而且单位面积中所反映的图斑数远远超过土壤普查成果图。  相似文献   
4.
结合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近几年经营情况,认真分析生态旅游发展形态,结合保护区目前管理现状和国家对保护地管理的政策,研究自然保护区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分析现阶段存在的诸如缺乏可操作的定性定量标准,生态旅游设施工程建设难度大,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等困难和问题,提出编制生态旅游项目详规,强化监管检查,创新开发旅游产品,推动生态旅游转型升级,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监管、监测与评估体系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1—2018年野生动物肇事及补偿统计、年度保险理赔金额等资料,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野生动物肇事频繁,范围广,主要的肇事动物有亚洲象、野猪、偶蹄类和灵长类动物等,其补偿工作存在野外查勘工作量大,标准定性难度大,补偿价值标准缺乏依据,补偿机制与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改变土地种植结构、恢复与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建立与完善政策法规及补偿机制、调控野生动物种群、开展野生动物肇事防范宣传等措施来缓解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6.
以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为例,结合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学习国内外卫片影象目视土壤解译与制图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卫片影象具有宏观性强、信息丰富和示性形象等优点;利用地质、地形、植被(或农业利用)等已有环境因素资料,尽可能地克服卫片影象的弱点,运用土壤地理学专业知识去剖析卫片影象的综合特征,从中获取土壤信息,勾绘土壤预判图。经过五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假彩色卫片影象土壤目视综合解译制图法的土壤解译率一般在95%以上,南方平原农区也可达75%以上;可判图斑的准确率达95—100%;土壤制图的重复性高,一般在75%以上;与土壤普查成果图对照检查,土壤分类标准相同的图斑吻合率达到80%以上,并且还可提高普查粗放地区的成图质量。所以,本法可供作县级土壤普查成果图的检查和在地区、省级的拼接汇总中应用,而且还为更新地区、省级和全国土壤图,以及编制各类专用土壤图开拓了一条快速、经济和优质图件的新途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