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繁育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组培繁育试验,筛选出一组广谱、高效的培养基和组培苗最佳移栽期及移栽后的培育管理方法;营造了组培苗与实生苗及各种源无性系不同繁殖方式的对比试验林,进一步研究其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组培苗造林在树高、地径等性状上均高于实生苗及常规无性繁殖苗。  相似文献   
2.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幼龄期生产力及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利用优良珍稀阔叶树资源、增加造林树种生物多样性及防治人工林地力衰退,对福建含笑纯林及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进行造林试验,研究了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幼龄期的林分生产力、小气候特征以及土壤改良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较高,具有调节林分小气候、改善土壤环境状况、充分利用营养空间、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等生态特性,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是一种较好的混交组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黑木相思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引种的黑木相思优株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黑木相思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BA1-5~2-3mg·L-1+NAA0-2~0-4mg·L-1,诱导启动率达90%,继代增殖培养基以改良MS+BA2-0~3-0mg·L-1+NAA0-2~0-3mg·L-1最佳,增殖率达7倍,生根诱导的培养基为改良MS+NAA0-5mg·L-1+IBA0-2mg·L-1,生根率达90%,试管苗移植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繁殖速度,降低苗木生产成本,我们进行了不同种源无性系组培苗建立采穗圃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的穗条产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以福建建瓯无性系为最高。各无性系的单株穗条年产量可达80条左右,是杉木优良无性系快速繁殖的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务院三峡库区建设对口支援精神和福建省政府的部署,南平市承担了对口支援万县市天城区高梁镇建设毛竹林基地1000亩的任务,并委托建巨市林委负责具体实施首期试点工程200亩。建巨市林委在1996年企业经济滑坡的困境中挤出21万余元资金,专项用于对口支援建设毛竹种苗、运输、管理等费用。2月25日,建巨市林委选派三名工程技术人员抵达天城区高梁镇开展具体实施工作。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助配合下,于3月10日从建匝市调运毛竹苗4343株,3月19日从四);怕江安市调购毛竹笛8000株,并全部栽植到山场,其余800亩毛竹将于今后二年继…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繁殖速度,降低苗木生产成本,我们进行了不同种源无性系组培苗建立采穗圃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的穗条产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以福建建瓯无性系为最高。各无性系的单株穗条年产量可达80条左右,是杉木优良无性系快速繁殖的一咱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杉木无性系不同继代代数组培苗差异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为了解杉木经不同继代代数培养的组培苗差异 ,就 3个不同种源无性系分别继代培养 1至1 2代 ,以组培苗建立采穗圃和造林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各无性系组培苗采穗圃穗条产量和造林生长状况在不同继代代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以 8~ 9代组培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