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五原县现有木材加工企业50多家,绝大多数为初加工企业,规模小、产量低。只有五原县福美木材制造有限公司是五原县扶持的龙头企业,是五原县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创办的较大规模的木材深加工企业。创建于2003年6月,坐落在五原县塔尔湖镇。经过近两年的经营、发展,总资产达到400万元  相似文献   
2.
苗俊侠 《花卉》2011,(5):35-35
夏季树桩盆景养护最重要的是注意防高温曝晒,特别是那些喜荫蔽的植物.如原产于我国南方的棕竹,夏季畏烈日、忌缺水,性喜温暖湿润,故平时要多浇水,以保持水分,宜在荫棚培养.还有铁树、佛肚竹、虎刺、六月雪、兰花等均应如此.特别是兰花,更要注意遮阳,切忌强烈日光照射.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光肩星天牛在巴彦淖尔市发生危害,并成为该地区主要害虫,防治措施由单一砍伐除治向高干截头、萌芽更新、打孔注药防治天牛成虫、营造多树种混交林等方式转变,形成了打孔注药防治天牛成虫、结合布设人工鸟巢招引啄木鸟等生物防控综合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五原县有零星分布的沙丘17万多亩,由于其与农田交织在一起,对农田形成极大危害.每当大风季节,随着沙丘的移动,有近7000亩农田被掩埋或沙化,7万亩左右的青苗被沙蚀,造成经济损失达2000余万元,这始终是当地农民的一块“心病”.为了彻底根治沙害,五原县向零星沙丘宣战,开展了全民参与、持续推进的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县的零星沙丘全部固定或半固定,林草覆盖率超过40%,基本上消除了沙进田退和青苗沙蚀的危害,提高了环境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林草生态扶贫是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行动。近年来,五原县新公中镇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探索林业产业扶贫、造林劳务扶贫、生态护林扶贫、生态补偿扶贫等脱贫致富新路径,进一步推进全镇产业扶民、发展富民、生态稳民,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河套灌区盐碱地咸水滴灌条件下适宜的食葵播种深度和造墒水盐调控初次灌水量等关键参数,提出与盐碱地咸水滴灌相适应的食葵种植模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的方式,布置了4个播种深度(2、4、6 cm和8 cm)和3个造墒水盐调控初次灌水量(21、28 mm和35 mm),分析了以上农艺种植措施对食葵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状...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坚持"全民搞绿化、全社会办林业"的思路,在抓好农田林网化、集镇村屯绿化、"四荒"绿化的同时,充分利用京藏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天吉泰机场周边、县乡公路两侧和周边地块,以建设生态绿化线、人文风景线、增收致富线为主战场,大力发展各级通道两侧和机场周边造林绿化,探索出了"大投入、高标准、保成活"的林业生态建设新模式.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五原县地处河套平原腹地,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三北"防护林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的重点地区.全县耕地220万亩,人口30万,人均耕地近7亩.但是由于造林地地势低、盐碱重、用水难、投入少、标准差,年年造林不见绿."十一五"时期以来,五原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扬敢想敢干、创新实干的"总干"精神,力推各级通道绿化和机场周边绿化等重点工程,开创了全县林业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苗俊侠 《花卉》2011,(5):35-35
枸杞为茄科枸杞属落叶灌木,丛生,枝条细长、花紫色,花期5~10月。浆果深红色或橙红色,有时还会出现一株树上花果并存的现象。枸杞萌芽力很强,喜光稍耐荫,喜温暖但耐寒,发芽早落叶迟,果实不脱落,观赏期长。  相似文献   
9.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位于河套平原中部,东与乌拉特前旗接壤,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隔河相望,西与临河区毗邻,北靠阴山、与乌拉特中旗相邻。县境东西长62.3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374万亩。境内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水系纵横,农业基础资源丰富。全县有人口27万,其中农业人口20万,人均耕地面积近10亩。五原县是"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京津风沙源治理的前沿阵地。经过几十年的林业生态建设,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  相似文献   
10.
西瓜同膜套种向日葵,采取西瓜育苗移栽、晚播早熟品种向日葵,选好品种和种植模式,科学规划两作播期和共生空间,有效利用土地、光热、地膜、水肥等资源,实现同膜两作共生、一年两收的目的,相当于一地两茬收益,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产量,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