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旅游行业借此发展 迅猛,逐步成为我国主流经济产业之一。然而由于旅游产业发展过快,也造成了其根基不稳,行 业经营者良莠不齐,法律规范不健全的现状,旅游消费者与旅游经营者的纠纷频发,旅游消费者 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本文将通过对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来完 善对旅游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出土饱水木漆器文物中微生物的存在情况,采集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的饱水保存的彩绘木漆器3个样品及保存环境中的水样(编号依次为F446、F452、F455、F水),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方法对其微生物种类及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F446、F455和F452微生物数量分别为1360CFU/g、590CFU/g和285CFU/g,F446微生物污染最重,其次是F455;F446和F452样品中分离出细菌、真菌和放线菌,F455样品中只分离出细菌;F水中分离出细菌和真菌分别为1590CFU/L和1040CFU/L,2类菌的比例为1.5∶1。  相似文献   
3.
根域蓄水调控对苹果叶片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年生盛果期红富士/平邑甜茶(Malus×domestica Borkh.‘Red Fuji’/M.hupehensis Rehd.)为试材,研究"埋砖蓄水"根域调控处理对根域土壤环境和苹果树叶片生长、光合性能特性、抗氧化酶活力等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有限灌溉条件下的果树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根域蓄水调控能显著提高不同深度土层含水量,增加苹果植株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净光合速率(Pn);使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和性能指数(PIABS)提高,Tfm值降低,即提高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转化速率;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根域蓄水调控改善了根际土壤水分环境,提高了植株光合碳同化速率和电子传递速率,显著减少活性氧的产生,延缓叶片衰老,延长了叶片功能期。  相似文献   
4.
肉桂精油的亚临界水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1 L亚临界水提取装置,进行肉桂精油的亚临界水提取研究。考察了提取条件对肉桂精油提取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方法,得到肉桂精油的亚临界水提取最佳工艺:原料粒径0.3 mm,装料量175 g,提取温度132℃,提取时间38 min,压力5 MPa,此条件下肉桂精油提取得率1.83%,肉桂醛得率为1.1521%(11.521 mg/g);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提取时间相当于水蒸气蒸馏法的1/6,肉桂精油得率提高了15.8%,肉桂醛得率提高了28.4%。  相似文献   
5.
缺锌胁迫对苹果叶片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缺锌胁迫对大田苹果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缺锌对叶片光系统的伤害机理。【方法】以大田盛果期‘红富士/平邑甜茶’正常树和缺锌小叶病树为试材,对叶片锌含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荧光参数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缺锌胁迫下,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单叶面积、比叶重显著减小;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下降。随缺锌程度加重,叶片初始荧光Fo上升,PSⅡ潜在活性Fv/Fo 、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及PSⅡ天线转化效率Fv’/Fm’显著下降;J点相对可变荧光VJ和K点的相对变化Wk上升,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o/ABS和单位面积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数量RC/CSo下降,光合性能指数PIABS显著降低。【结论】缺锌时非气孔限制是导致苹果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之一;缺锌时首先引起放氧复合体(OEC)的破坏,进而使PSⅡ反应中心受损,PSⅡ供体侧、受体侧电子传递受抑制,影响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传递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针对华梵前山气象站2002年5月至2006年12月之小时风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华梵前山风速资料之分布是否合乎韦伯分布(Weibull distribution)及莱利分布(Rayleigh distribution).研究中韦伯分布使用动差法(Method of moment)及最大概似法(Method of maximum likelihood)求取参数;莱利分布使用动差法求取参数.进一步以K-S检定,判断各理论累积机率分布与观测值之累积机率是否相符;再以误差绝对值之总和判断何种分布较为适合.分析结果显示:韦伯分布与莱利分布均可适用于描述全部数据之机率分布.将资料分为夏半年(4-9月)与冬半年(10月至翌年3月)时,韦伯分布为最适用之机率分布函数;且夏半年之参数以最大概似法求得最佳,而冬半年则以动差法较佳.此结果可作为校区风蚀、防灾、生态、环境风场特性及评估风能潜势研究之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对饱水木漆器F446(编号F)及其保存水环境(编号S)中的真菌进行了鉴定,并选取典型菌按5×107个真菌孢子/瓶菌量接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心材(悬于无菌自来水中),28℃培养300d,测试木材的损失率。结果发现,从F中分离的真菌犁头霉属(Absidia)为优势菌属,其余真菌菌属有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S中真菌曲霉属(Aspergillus)为优势菌属,其余真菌菌属为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及踝节霉菌属(Talaromyces)。挑选从F和S中分离出的14株典型菌进行木块腐蚀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其中有4株菌对马尾松心材的腐蚀率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2株菌对马尾松心材的腐蚀率差异达到显著(P0.05);这些真菌对马尾松木材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但是腐蚀率非常低,最高仅2.77%,表明这些真菌对试验木材马尾松腐蚀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8.
龙脑制备方法及其药理药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龙脑的来源和性质,以及水蒸气蒸馏法、化学合成法及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等龙脑制备方法,综述了龙脑的中枢神经作用、循环系统作用、抗炎作用、抗菌作用、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等药理药效研究成果,以及天然龙脑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及其与中医归经特征的关系,并对龙脑在医药和化工领域的压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物候期对13年生盛果期‘富士’苹果树进行叶面喷锌处理,测定果实锌含量、还原糖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喷锌显著提高了果实中的锌含量和成熟期果实中的还原糖含量。萌芽前和花后3周喷锌的植株,幼果发育期(花后10 ~ 80 d)果实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春梢停长期喷锌的植株,膨大期(花后80 ~ 160 d)果实中SDH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膨大期喷锌的植株,成熟期(花后160 ~ 190 d)果实中SDH显著高于对照。喷锌对果实中山梨醇氧化酶(SOX)活性无显著影响。萌芽前、花后3周喷锌显著提高了幼果发育期果实中蔗糖合酶(SS)分解方向的活性和酸性转化酶(AI)的活性;果实膨大期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果实中AI的活性,对中性转化酶(NI)则无显著影响。不同物候期喷锌处理均增加了锌向果实中的富集,从而提高了果实中山梨醇代谢酶及蔗糖分解酶活性,有利于蔗糖和山梨醇的快速卸载,促进了果实中还原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叶面施锌对苹果果实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物候期对13年生盛果期‘富士’苹果树进行叶面喷锌处理,测定果实锌含量、还原糖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喷锌显著提高了果实中的锌含量和成熟期果实中的还原糖含量。萌芽前和花后3周喷锌的植株,幼果发育期(花后10~80d)果实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春梢停长期喷锌的植株,膨大期(花后80~160d)果实中SDH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膨大期喷锌的植株,成熟期(花后160~190d)果实中SDH显著高于对照。喷锌对果实中山梨醇氧化酶(SOX)活性无显著影响。萌芽前、花后3周喷锌显著提高了幼果发育期果实中蔗糖合酶(SS)分解方向的活性和酸性转化酶(AI)的活性;果实膨大期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果实中AI的活性,对中性转化酶(NI)则无显著影响。不同物候期喷锌处理均增加了锌向果实中的富集,从而提高了果实中山梨醇代谢酶及蔗糖分解酶活性,有利于蔗糖和山梨醇的快速卸载,促进了果实中还原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