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葛晓萌 《中国饲料》2022,1(18):139-142
财务共享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为中大型企业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集中式财务管理服务。为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管控能力,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饲料企业需要以财务共享服务为契机,谋求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本文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饲料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饲料企业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和面对的挑战,对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饲料企业|财务共享服务|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2.
光叶楮立体化产业规划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叶楮Broussonetia papyrifera,桑科构树属,落叶乔木。泰安市泰山农业科技示范场从1997年开始进行研究试验,对其生长情况进行观测,掌握了其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征,光叶楮是一种良好的制浆树种,因其树干直立,周皮薄,纤维长(经检测,当年生韧皮纤维平均长度为7.48mm,比构树韧皮纤维长23.2%),生长迅速,抗性好,现已作为制浆树种在全国大面积种植(除新疆等少数省份外均有分布),且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以光叶楮为原料的新型饲料加工业的出现,将为我国的饲料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在发展林业的同时,以其副产品光叶楮树…  相似文献   
3.
秸秆的质量是影响秸秆还田后氮素矿化的重要因子.玉米秸秆C/N比较高,还田后往往造成对土壤氮素的固持,因此秸秆直接还田要补施氮肥,而在如今的农业生产中为满足对粮食产量的需求,氮肥的施用越来越多,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危害了土壤质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如何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是一个关键问题.该试验在可控条件下,研究苜蓿秸秆和玉米秸秆共同还田对氮矿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比较豆科作物秸秆或者氮肥配施玉米秸秆在相同C/N下(25:1)还田对土壤供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室内实验共设置4个处理:(1)对照(CK);(2)玉米秸秆单施(M);(3)苜蓿秸秆配施玉米秸秆调节C/N为25:1 (MM);(4)无机氮肥配施玉米秸秆调节C/N为25:1(MF),在25℃下共培养270 d.玉米秸秆单施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均表现为对土壤氮素的固持作用,苜蓿秸秆与氮肥配施米秸秆均缓解了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氮素固持作用,提高了土壤无机氮含量,苜蓿秸秆配施相比于氮肥配施延长了氮素的可利用性.苜蓿秸秆与氮肥配施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以及转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并且以苜蓿配施处理最高.与玉米秸秆单施相比,苜蓿秸秆配施对脲酶活性影响没有差异,氮肥配施显著降低了脲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氮输入量显著影响了土壤无机氮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相比于氮肥配施玉米秸秆还田,苜蓿秸秆配施玉米秸秆还田具有较高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因此,我们认为相比于氮肥配施玉米秸秆还田,苜蓿秸秆配施玉米秸秆还田是一个比较好的农业生产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4.
恩拉霉素是一种环状多肽类抗生素,只需添加微量就呈现出优良的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利用效率的作用,目前作为一种全新的饲料添加剂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恩拉霉素的结构、作用机制、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改造等万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通带重叠数字信道化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的数字信道化方法,由于信道不重叠,信道之间存在盲区.根据一般数字信道化高效算法的数学推导思路,推导出通带重叠的数字信道化的高效算法,建立了算法模型,从而解决了信道之间的盲区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教与学的效果,文章将"汽轮机原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了学习通等现代网络平台教学工具,实施了课前、课堂和课后相互贯通的教学策略,延展了结合工程实践、思政、新技术的课程内容,构建了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启发学生探究的多元过程考核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多尺度的教学探索,力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学效率和教育质...  相似文献   
7.
大黄藤茎尖快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黄藤茎尖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使茎尖不经愈伤直接诱导分化成苗,重点研究了大黄藤增殖和生根的最适培养条件,旨在探明大黄藤茎尖组织快繁的最佳条件,为大黄藤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6-BA 0.5 mg/L+LAA 0.5 mg/L+ZT 0.1 mg/L,生根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 MS+IBA 1.0 mg/L+NAA 1.0 mg/L,移栽成活率可达92%以上.此结果对大黄藤优良无性系的快速繁殖、提供种苗和技术推广等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雪灾干扰下林窗对木荷幼苗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窗干扰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对种子萌发、幼苗等自然更新过程、森林物种组成和动态、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2008年雪灾干扰后的浙江江郎山木荷林为研究对象,对木荷林窗大小结构、幼苗更新、生长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扩展林窗以50 100 m2的林窗个数最多(占总数的45.45%),各等级林窗中以50 100 m2的林窗占总面积比例最大(占总面积的30.31%)。林窗中木荷幼苗的平均高度和地径较对照林分分别高1.44 cm和0.61 mm,幼树在林窗中的平均高度和地径则比对照林分中分别高45.37 cm和5.00 mm且差异显著;林窗大小对木荷幼苗、幼树的高度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中林窗中幼苗的高度和地径均高于小林窗和大林窗中的幼苗且差异均显著(F=4.893,P=0.007;F=5.203,P=0.004;n=357);幼树的地径在不同大小林窗中差异显著(F=3.569,P=0.037;n=43)。林窗幼苗的更新密度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在林窗面积达到76 m2时,更新密度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大下降;中林窗和小林窗中更新苗木以低矮植株(1级、2级)为主,面积100 m2大林窗中,木荷幼苗生长较快。与他人研究的森林天然林窗相比,雪灾干扰后改变了林窗的大小分布结构和面积,50 100 m2的林窗比例较大,一定程度上更利于幼苗更新,具有相对较大的林窗幼苗更新密度;不论林窗大小,林窗内的更新幼苗都比林内多,郁闭度较大的林内或大面积的空地上都不利于更新幼苗的生长。因此,从受灾木荷林窗大小结构、幼苗更新、生长等来看,中林窗是幼苗适宜更新的面积,为木荷灾后恢复与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秸秆的质量,特别是C/N是影响秸秆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的重要因素。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是秸秆利用和优化施肥研究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秸秆还田施入碳氮的C/N为切入点,于2012—2013年通过田间试验(设秸秆不还田不施肥、秸秆还田不施氮、秸秆还田施用无机氮肥调节C/N为10∶1、16∶1和25∶1以及秸秆还田施用有机氮肥调节C/N为25∶1处理),研究秸秆还田不同氮输入对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无机氮、土壤微生物量氮、酶活性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C/N为25∶1下,施用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对土壤无机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在施用无机氮肥的情况下,C/N越低土壤无机氮含量越高。2)秸秆还田施氮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但是各秸秆还田施氮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秸秆还田不同施氮处理对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施氮提高了FDA水解酶活性,并随C/N降低呈升高趋势,施用无机氮肥的效果强于施用有机氮肥的。3)秸秆还田施用无机氮肥显著提高了小麦和玉米地上部生物量,施用无机氮肥调节C/N为10∶1和16∶1相比于C/N为25∶1提高了小麦和玉米的苗期和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施用有机氮肥调节C/N为25∶1相比秸秆还田不施氮对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施用无机氮肥提高了作物产量,施用无机氮肥调节C/N为16∶1产量最高,而施用有机氮肥调节C/N为25∶1有降低作物产量的趋势。综合以上结果来看,施用无机氮肥调节C/N为16∶1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模拟干旱下毛竹叶片水势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定量分析毛竹叶片凌晨水势随生长季节和竹龄的梯度变化趋势及其对截雨干旱的响应特征,阐明毛竹不同年龄个体水分供给关系的季节差异。[方法]通过人工截雨模拟干旱试验,采用PSYPRO水势测量系统动态监测毛竹叶片凌晨水势的变化。[结果](1)无论干旱与否,同一竹龄毛竹叶片凌晨水势在季节间差异较显著(P0.05),而在竹龄之间无显著差异。(2)同龄毛竹叶片凌晨水势随生长季节变化呈现峰值,且因竹龄而异。自然生长(对照)1年生和7年生毛竹叶片凌晨水势随季节变化呈现"单峰"趋势,以9月份最高;2年生至5年生个体叶片凌晨水势随季节变化为"双峰"趋势,分别在9月份和12月份出现峰值。截雨干旱后,1年生和2年生毛竹叶片凌晨水势呈"双峰型",3年生至5年生随季节变化呈"单峰型"。叶片凌晨水势与土壤水分状况随季节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3)截雨干旱与自然生长下毛竹叶片凌晨水势于不同生长季节随竹龄大小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干旱与否,在8月份至10月份生长旺盛期,叶片凌晨水势随着竹龄增加而下降,水分有从幼竹向老竹输送的趋势。12月份至翌年3月份孕笋期正好相反,随着竹龄增加其叶片凌晨水势增加,水分具有从老竹高水势向幼竹低水势输送的趋势。表明水分在毛竹不同竹龄个体之间输送补给方向因生长季节不同而存在差异。(4)在生长旺盛期,干旱处理毛竹叶片凌晨水势显著低于自然生长毛竹,且随着竹龄增加,水势差异幅度增大;在孕笋期,5年生以上老竹干旱后叶片凌晨水势低于对照毛竹。(5)不同生长季节不同冠层部位叶片凌晨水势存在差异,但均不显著,叶片凌晨水势随冠层分布趋势也受竹龄大小影响。[结论]同一竹龄毛竹叶片凌晨水势存在较显著的季节间差异,毛竹叶片凌晨水势与土壤水分状况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水分在毛竹不同竹龄个体之间输送方向因生长季节而异,表明水势是驱动毛竹适应干旱胁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