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分布,了解生境变化过程中植物群落与土壤变化特征,为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荒漠生态脆弱区植被的恢复和管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和田河上游垂直河岸带4种植物群落类型(Ⅰ-灰叶胡杨+多枝柽柳+芦苇+胀果甘草;Ⅱ-灰叶胡杨+胡杨+多枝柽柳+芦苇+胀果甘草;Ⅲ-黑果枸杞+盐穗木+芦苇+胀果甘草;Ⅳ-花花柴+芦苇+胀果甘草)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取样方法,分析比较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制约荒漠河岸植物群落生存发展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4种植物群落类型土壤含水率、全盐量、碱解氮垂直分布异质性较为明显。同一土层之间含水率、全盐量差异性显著(P<0.05),群落Ⅳ各层土壤含水率均为最低,而全盐量在群落Ⅰ中最低,群落Ⅲ最高。4种植物群落土壤均呈碱性,pH值介于8.40~8.89,而全磷波动范围在0.53~0.86 g·kg-1之间,两种指标在各植物群落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机质、全氮、脲酶在群落Ⅰ各土层均为最高,而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群落Ⅲ最高。[结论]土壤含水率、土壤密度权重系数较大,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可以作为评价该地区荒漠植被土壤肥力的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盐生环境下3种荒漠群落优势种叶凋落物(胡杨、多枝柽柳、胀果甘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袋法,了解其分解特征、养分释放规律,以及土壤温湿度变化对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90 d的分解,胡杨、多枝柽柳、胀果甘草叶凋落物质量损失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0.97%、12.04%、40.30%。胡杨、多枝柽柳、胀果甘草分解系数依次为0.2353、0.1283、0.5108,其叶分解50%所需时间分别为2.9、5.4、1.4 a,分解95%所需时间分别为12.7、23.4、5.96 a。胡杨、多枝柽柳、胀果甘草叶凋落物N元素释放率分别为51.23%、24.03%、51.44%,均符合富集-释放模式;P元素释放率分别为39.87%、25.04%、43.60%,K元素释放率分别为42.75%、31.45%、57.35%。3种植物叶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湿度相关性较强,对其分解过程有显著( P<0.05)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