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8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鹅掌楸属杂交测定林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 a生树高、胸径、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为1.92 m,2.5 cm,0.009 2 m3;生长最快杂交组合是T11×C8,其平均年生长量分别为2.39 m,3.4 cm和0.018 3 m3。3个生长性状杂交组合间都呈极显著的差异,为优良杂交组合的选择奠定基础。树高、胸径和材积的杂交组合(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01,0.631和0.687,分别进行优良杂交组合选择,其现实遗传增益为16.3%,32.9%和116.1%。几种交配模式之间的材积生长比较结果是T×CC×TT自由授粉C自由授粉C×CT×S。优良杂交组合T11×C8、T12×C8、C9×T12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08.7%,64.3%和110.7%。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江汉平原开展中山杉6个品系的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6个品系中山杉无严重病虫害发生,各生长指标均大于池杉,11 a生中山杉平均胸径为17.61 cm、树高为11.06 m、材积为0.1297 m^3,表明中山杉在江汉平原的引种试验基本成功,其中中山杉502和中山杉118最为突出,适合在江汉平原推广造林,丰富江汉平原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3.
鹅掌楸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鹅掌楸穴LiriodendronchinenseSarg.雪的种子及冬芽进行诱导,通过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及炼苗等技术研究,筛选出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冬芽诱导的最佳配方为WPM+穴0.2~2.0雪mg/LBAP鸦种子发芽诱导最佳配方为MS+0.05mg/LBAP鸦继代培养最佳配方为MS+0.2mg/LBAP+0.05mg/LNAA或WPM+0.2mg/LBAP;生根培养最佳配方为WPM或1/2WPM+穴1.0~2.0雪mg/LNAA,1/2MS+0.2mg/LIBA+0.1mg/LNAA+0.1mg/LABT;炼苗最佳基质为蛭石。  相似文献   
4.
桢楠主要通过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种子贮藏方法与活力保持是播种育苗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试验以桢楠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温度进行贮藏试验,通过研究种子发芽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等,初步探讨了桢楠种子的耐贮性。结果表明,桢楠种子的含水量为27.33%±1.52%。贮藏0 d时种子的发芽率为79.5%;贮藏至60 d时,25℃、4℃、-20℃、-70℃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已经分别降低到17.5%、20%、0和0;贮藏至180 d时,4个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全部降低为0。贮藏期间,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亦明显不同,25℃与4℃条件下的上升幅度显著小于-20℃、-70℃条件下的上升幅度,与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规律一致。可见,桢楠种子含水量为27%左右时,贮藏期间容易丧失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枫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种子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枫香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枫香种子阴干至含水量为10.54%,然后分别贮藏于室温(25±2)℃、4℃、-20℃和-70℃的温度条件下,于贮藏0、60、180、300、360、520、730 d分别测定种子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并将种子于室内播种,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及播种1个月后萌发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种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高与根长均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贮藏至360 d时,4种温度均能较好地保持种子活力,相互之间差异不明显;至730 d时,4℃、-20℃和-70℃的贮藏效果明显优于室温,-70℃的贮藏效果最佳。[结论]枫香种子在含水量10.54%时,若贮藏时间在360d以内,则室温贮藏即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若贮藏时间进一步延长,则需要采用低温进行贮藏;贮藏730d时,4℃、-20℃和-70℃均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其中,-70℃的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乌桕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桕当年萌发的新梢上的芽为外植体,建立了乌桕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作者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乌桕初代培养、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初代培养以WPM+6-BA1.0mg/L+NAA0.1mg/L为最佳培养基。②在增殖培养中以WPM+6-BA1.0mg/L+GA30.5mg/L效果最好,其增殖系数达7.8。③生根培养以WPM+NAA0.05mg/L效果最好,其生根率100%。生根苗移栽时其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7.
以毛泡桐无菌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激素、糖及浓度对毛泡桐组培苗不定芽增殖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激素的种类不同导致增殖培养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在基本培养基和激素组合增殖培养中,以WPM和BAP相结合是最适宜的培养基。在调查糖的种类对增殖培养的影响中,还是以蔗糖效果最好。不同蔗糖浓度的培养试验中,随着糖浓度的增加,其增殖诱导数增多,但小苗的伸长在20 g·L-1区间增长显著。  相似文献   
8.
山地杨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日本王子造纸公司培育的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简称DD)与辽杨(P.maximowiczii,简称MM)的杂交品种MD110品系的2a生穗条为材料,以水培萌条的顶芽、叶片、叶柄为外植体,在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时,以芽的生长点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MS+1.15 mg/L 6-BA+2.5%蔗糖为最佳诱导培养基。在愈伤组织的芽分化培养中,在琼脂固体培养基1/2(N)MS+0.30 mg/L6-BA+0.10 mg/L NAA+2.5%蔗糖上,分化率可达94%。在MS+0.20mg/L6-BA+2.5%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上,芽的分化率也可以达98%。在生根培养中,与萘乙酸相比,吲哚丁酸更有利于生根,且根生长粗壮。生根效果较好的培养基为1/2(N)MS+0.05 mg/L NAA+2.5%蔗糖。  相似文献   
9.
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是我国引种驯化历史较久的外来树种,为人工诱交植株,分速生型和饲料型。与普通刺槐相比具有更强的适生能力,对土质要求不严格,耐干旱瘠薄,在海拔2 000 m以下、降水量不低于200 mm、年平均气温不低于3℃的地区均能生长。本实验对速生型四倍体刺槐进行了组织培养及健化技术的研究,在不定芽的诱导中,以MS、1/ 2(N)MS、LS、1/2(N)LS为基本培养基,在各培养基中,以MS+BAP0.2 mg/L+NAA0.05 mg/L的组合生长情况最好,但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其细胞分裂素要逐步降低。在生根培养中,以1/2MS+NAA0.05 mg/L+IBAO.01 mg/L生根最好。在苗木健化中,其成活率达 73.4%。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在JICA项目的资助下开启了鹅掌楸属研究工作,经过近20年研究,主要工作总结如下:① 对湖北省鹅掌楸的天然分布进行了调查和遗传多样性研究;②开展了优树选择和种质资源保存工作;③开展了鹅掌楸属种间杂交育种、子代测定和无性系测定工作,掌握了杂交的基本规律,选出了优良杂交组合和优良单株,并进行了优良无性系的材质测定;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