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武威是全国沙漠化面积较大,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土地沙化、干旱缺水、工业基础薄弱是武威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日照充足、沙区土地资源丰富、农业劳动力充裕也是武威发展沙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武威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农业,希望在农村,潜力在沙区。二十多年来,在钱学森沙产业  相似文献   
2.
乡村林业的现状及发展意见康永武,蔡秀琴(沙县青州林业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林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主要标志是乡村林业的逐渐兴起。乡村林业是指在社会变革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动员,吸引广大农民积极投身林业建设,在自愿的基础上参与造林、育林、护...  相似文献   
3.
一、武威林业发展概况长期以来,武威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林业建设方针,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林业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武威市森林面积达到757.9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6.4%提高到现在的12.06%。南部山区保护水源涵养林354.7万亩,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40万亩,且从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武威市林业建设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战略方针不动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以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各级领导把林业建设列入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行政和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签定合同、明确奖罚。认真落实各项林业建设优惠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全市生态林业建设和产业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个山、川、沙结合的防护体系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5.
一、建设现状 “九五”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武威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林业示范园区建设,各级林业部门科学规划,精心落实,逐步推进,全市林业示范园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市、县两级林业示范园区已发展到7个,其中:市级2个,县级5个,总面积达到5.2万亩。还有一大批林业科技示范点、示范户。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武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以持续发展和大力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突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林和北部沙区防风固沙林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川区农田防护林体系,整个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已于!"!年%月%日正式颁布实施,自此武威市防沙治沙工作步入法制轨道,使防沙治沙工作迈进了依法防沙、依法治沙的新阶段,它的颁布实施必将有力地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对于加强武威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秀美山川、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防沙治沙法是继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水保法之后又一部有关林业的专门法律,它的出台适应了目前防沙治沙形势的迫切要求,是防沙工作中的重要里程碑,借此契机,运用这个法律武器,可以实现武威市北部沙区的“封…  相似文献   
8.
在认真分析武威市林业产业化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立足市情,提出了今后发展的重点,并从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创新机制、构建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市场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武威市工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公路建设从速度到规模都有了长足发展.全市境内公路258条,总长度7466公里,其中国家干线公路1条172公里,省干线公路2条243公里,县乡公路254条7051公里.通道绿化工作,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林业、公路、农业、水利、铁路等管理部门协作下,在坚持搞好绿化的同时,注重林种、树种结构的调整,绿化美化相结合,落叶树与常绿风景树相结合,通道绿化质量和效益有了显著提高,绿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截至2002年,通道绿化完成里程2743公里,占总里程的36.7%.一条条的绿色长城正在通道沿线不断延伸.  相似文献   
10.
结球甘蓝伏秋-56系我站与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联合育成的耐热甘蓝一代杂种,双亲均为自交不亲和系。1996年被南京市蔬菜局确定为重点推广品种,199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