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并网小水电所发无功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小水电运行状态,增加所发无功容量,减少并网线路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清CTRP3水平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5例NRDS患儿(轻度48例、中重度27例)、40例非NRDS早产儿(对照组)CTRP3、TNF-α和IL-6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中重...  相似文献   
3.
禽痛风目前已成为常见禽病之一。是由于蛋白质代谢障碍或肾脏受损导致尿酸盐在体内蓄积不能被迅速排出体外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形成尿酸血症进而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关节软骨、胸、腹腔及各种脏器表面和其他间质组织中。临床上以行动迟缓,腿、翅关节肿大,厌食,跛行,衰竭和腹泻等为特征。痛风可分为关节型和内脏型,临床上以内脏型多发。近年来本病的发生明显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4.
西昌市土壤Fe、Mn、Cu、Zn有效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分析西昌市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有效含量状况及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从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有机质和pH等4个方面探讨其对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昌市土壤有效Fe含量丰富,有效Cu和Zn略低且分布不均,有效锰有32.18%的土壤缺乏。成土母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第四纪紫色洪冲积物发育的土壤Fe、Mn、Zn有效含量较高,二迭纪岩浆岩洪冲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效Cu含量较高,坡残积物发育的土壤4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均较低;水田土壤各元素有效含量均大于旱地;有机质与有效Fe、Cu间显著正相关;pH值在中性偏碱时,有效Cu和Zn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随着妇科炎症发病率的升高,宫外孕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且发病年龄趋年轻化.宫外孕除手术治疗外,还可采用保守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临床应用较普遍.有不少成功治疗的报导.近两年来,我院对有药物治疗指征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MTX(甲氨喋呤)和中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峨眉山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物种叶片C、N、P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方法对峨眉山常绿阔叶林的常绿和落叶物种植物C、N、P含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峨眉山常绿阔叶林常绿物种叶片C、N、P平均含量分别为42.30%、1.46%、0.10%;落叶物种叶片C、N、P平均含量分别为41.078%、1.59%和 0.12%.常绿和落叶物种植物叶片N-P成极显著的乘幂关系,而C-N和C-P关系不显著;②峨眉山地区常绿阔叶林常绿物种叶片N/P比平均值为14.48,落叶物种的N/P比平均值为13.61,其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低;③在峨眉山海拔700、1 100和1 500 m处,植物叶片N-P亦成显著的关系,而植物叶片C-N和C-P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干制辣椒新品种、新组合在砚山的推广应用,针对当地生产实际,对干制辣椒的种子处理、育苗方式、双株密植、配方施肥、辣椒+玉米间作等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干制辣椒种子经种子吸湿-回干处理,小拱棚育苗,采用旱膜集雨、双株栽培及辣椒+玉米间作方式,并按每667m~2施用氮12.00kg、磷3.87kg、钾12.36kg进行配方施肥,其辣椒种植产量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龙池杜鹃属的31个种32个样品的研究发现,杜鹃叶片氮含量为1.1097%(大白杜鹃)~2.1412%(紫花杜鹃),磷含量为0.0910%(露珠杜鹃)~0.1693%(美容杜鹃),N/P为8.0958(云锦杜鹃)~17.9160(云南杜鹃),LMA为0.0716 mg/mm^2(云南杜鹃)~0.2339 mg/mm^2(云锦杜鹃)。N/P与LMA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2=0.5764,P〈0.01),表明杜鹃叶片越厚,叶片N/P越低,植物相对生长速率越快,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越强。  相似文献   
9.
研究5·12汶川地震后土壤Cu、Zn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其结果对指导灾后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恢复,以及保障新型农村居民点的生态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典型地震灾区彭州市新黄村为例,采用常规重金属测定方法,并用GIS研究了5·12汶川地震后土壤Cu、Zn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Cu含量([38.23±15.21)mg·kg-1]自中东部-北部和中东部-南部逐渐增加;Zn含量([109.01±29.68)mg·kg-1]从北到南先减少后增加,从东到西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虽然两者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地震后帐篷安置点、生活垃圾堆放点、房屋倒塌点土壤Cu、Zn含量明显高于未受地震影响处;在垂直方向上,帐篷压实水田土壤耕作层和犁底层Cu、Zn含量大多高于自然水田,心土层和底土层二者含量差异不明显。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水田和荒地土壤Cu含量显著高于旱地土壤,水田土壤Zn含量显著高于荒地和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Cu、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39**和r=0.561**;Cu含量与pH呈显著正相关(r=0.459*),Zn含量与pH相关性不强(r=0.380);人类活动对土壤中Cu、Zn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典型地震灾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典型地震灾区彭州市通济镇新黄村选取29个农业土壤样品,其中水田土壤分层采样,研究土壤Cd、Cu、Pb、Zn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村土壤重金属含量不等,由高到低依次为Zn、Cu、Pb、Cd。区域内耕地土壤平均重金属含量高于非耕地,安置点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于非安置点。水田土壤重金属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含量逐渐减少。在同一土层,安置点土壤重金属含量高于自然水田。土壤Cd为重污染,Cu为轻污染,Zn预警,未受Pb污染,其综合污染指数为Cd>Cu>Zn>Pb。34.48%样点受污染,绝大多数为冲积平原与丘陵交界处安置点水田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