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5篇
综合类   2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观光木青枯病于1980年首次在广西大青山实验局白云苗圃发现。此病还危害火力楠、广西木莲和山桂花等同科值物。经鉴定,本病病原细菌为茄青青枯假单孢杆菌的亚洲变种,即pseudomonas solanacerum var asiatica Stapp,并属Buddcnhagen(1964)生理小种Ⅰ,Hayward(1964)生物型Ⅲ。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报道了发生在洞庭湖区成年杨树林中的重要病害——欧美杨枯萎病的危害状况、症状特征和侵染途径。经对不同菌株进行分离鉴定,确认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同时分离到一种细菌,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黄单胞菌基本一致,但其致病性尚待进一步证实。进行药剂抑菌试验表明,40%灭病威200~600倍液和50%多菌灵200~400倍液对此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4.
成土母质(土壤)PH值对樟树黄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5.
樟树黄化病在我国江南各省均有分布,并日趋严重,所致损失严重。其病因较为复杂,病状差异亦大。作者在典型的黄化丛枝病的樟树上发现类菌质体(MLO),其形态为圆形或椭园形,直径为45—300nμ,单位膜厚5.5—11.9nμ,具典型的两暗一明的膜状结构。松散排列。在国内外属首次发现和报道。  相似文献   
6.
随着林业事业的迅速发展,林木病害问题越来越多,生产上迫切需要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为此这里也来谈谈林病防治问题,供同志们参考。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植物、动物、菌物以及其它微生物等,总是相互制约地、按比例地生长和发育,大地郁郁葱葱。病原物、害虫不可能无限制地发生,甚至毁坏森  相似文献   
7.
浏阳市永安乡板栗疫霉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省测阳市永安乡1994-1997年营造板栗林近270hm^2,2000~2003年发生大面积枯死.经研究是板栗疫霉菌所致的板栗疫霉菌病所造成。此病的病原和发生规律与日本人猪崎政敏和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报道的情况相吻合。本文中,以病原物命名,称板栗疫霉菌病,与林业部检疫局所定的“疫病”相区别。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我国南方引种欧美杨(主要是63杨、69杨和72杨)的34个病害,其中除枯萎病溃疡病,腐烂病,日灼病等对生有较大影响外,其余多数为害较轻,且未发现大斑溃疡,叶锈病等对杨树威胁较大的病害。  相似文献   
9.
对樟树黄化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成土母质(土壤)的pH值与其密切相关,黄化严重度随pH的升高而增大,黄化速度随pH值的升高而加快。而在酸性土壤上栽樟不发生黄化现象,提出选择适宜的栽植点(或造林地)是根治樟树黄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蝴蝶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原产于我国南部。蝴蝶果青枯病在广西引种的一些土山区、红壤区普遍发生,并日趋严重,成为当前发展蝴蝶果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但原产地石灰岩山地未发现此病。病株有典型的细菌性青枯病的症状特征。病原菌是茄青枯病假单胞杆菌的亚洲变种[Pseudomonas sclanacearum var asiatiea(Erw Smith)Stap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