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为了解不同种源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第3代种子园实生裸根苗生长状况,以4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年生苗木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福建省光泽华侨国有林场,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为对照(CK)于2020年1月17日对各种源苗木测定苗高、地径、苗木各器官生物量并计算了高径比和茎根比,结果表明:尤溪、将乐和华侨3个场的种源苗木相对官庄(CK)分别高出12.8%、4.7%、2.2%,但相对官庄(CK)之间苗高差异不显著(P>0.05);将乐、华侨和尤溪3个场种源苗木相对官庄(CK)分别增粗了22.6%、16.1%和12.9%,但相对官庄(CK)之间地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开展了邓恩桉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邓恩桉表现出较强的耐寒性、适应性和速生性,造林后3.5年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和蓄积量均超过该区桉树速生丰产用材林标准,可作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树种进一步引种栽培与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3.
杉木不同优良品种苗期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对不同种源的6个杉木优良品种进行了苗期对比试验。通过对苗高、地径、高径比及苗木质量分级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杉木优良品种播种品质优良,苗木生长良好,质量高;苗高、地径、高径比在各品种苗木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广西融水杉木种源种子是苗期表现最为优良的杉木品种。  相似文献   
4.
以江西红心杉木和福建沙县第2代杉木良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造林密度(2 500、3 086、3 472株.hm-2)试验。结果表明,在幼龄期2个杉木优良品种生长迅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年均生长分别达到0.98 m、1.4 cm、0.004584 m3以上,且2个良种的生长量和蓄积量没有差异,均可在生产中作为速生良种应用。3种造林密度对2个良种的蓄积量均没有影响,但生长量与造林密度成负相关,在2 500株.hm-2的造林密度下平均生长最优,3 086株.hm-2次之;但从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及木材形质角度出发,选择3 086株.hm-2的造林密度(株行距1.8 m×1.8 m),可缩短林分郁闭周期,提早进行间伐,节约生产成本,实现杉木商品林小、中、大径材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营建技术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杉木第3代种子园营建技术,涉及园址选择、建园材料选择、规划设计、抚育管理等方面。建成的7.13hm^2杉木第3代种子园嫁接成活率达93.9%,近1年生抽高达124.07cm。根据种子园营建实践,提出了杉木第3代种子园营建经验和建议,以供开展杉木第3代种子园全面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6.
谢汝根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96-97,111
对幼林杂种马褂木人工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杂种马褂木在福建省生产潜力较大。试验林生长较迅速,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0.79m,胸径达1.4cm;5年生时平均树高达3.92m,胸径达4.7cm。杂种马褂木适应性强,5年生时保存率高达99.00%以上,且生长稳定。杂种马褂木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但对水分反应敏感,生长期内降水不足将明显影响其生长,应选择降水充足的林地造林。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特征的影响,以福建省三明市官庄国有林场11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弱度间伐(LIT)、中度间伐(MIT)、强度间伐(HIT)等3种间伐强度,研究不同间伐强度林分0—10,1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总有机碳(SOC)、全氮(TN)及易氧化有机碳(ROC)、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熵碳(qMBC)、微生物熵氮(qMBN)的变化特征,以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降低了土壤SOC和TN的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1.4%~36.9%,3.1%~45.7%。间伐增加了土壤MBC、NO_3~--N的含量,而对ROC、NH_4~+-N和MBN的程度在不同土层有差异,qMBC和qMBN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SOC分别与TN、qMBC、ROC、NH_4~+-N、MBC、MB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TN与qMBN、ROC、NH_4~+-N、MBC、MB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杉木人工林间伐处理降低了土壤表层SOC和TN含量,增加了土壤SMBC和qMBC、qMBN,同时也增加了土壤表层(0—10 cm)SMBN。抚育间伐导致土壤SOC和TN含量降低主要是由于活性碳、氮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分解速率,最终导致土壤SOC和TN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