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77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漾濞泡核桃以其“个大、壳薄、仁白、味香、营养丰富”而被评为全国优良品种,被广为引种,产品畅销国内外。云南省为其中心产区,有千余年栽培史,积累了丰富栽培技术经验。文中介绍了云南漾濞泡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在这些技术措施指导下,云、贵、川三省已建十多个核桃丰产基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甜龙竹为云南优质特产笋用竹。其笋体大、质脆、香甜可口,据分析,每1009鲜笋中含糖4.059,蛋白质2.78g;谷氨酸含量高达3.7%(干重比),比常规竹笋高53%。我们根据多年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甜龙竹高产高效栽培措施,指导营造了30多hm2的省级样板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云岭水果笋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试验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措施对高氏甜龙竹发笋及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云南勐海县、普洱市海拔1 300~1 700 m,重庆市武隆区、四川宜宾市等地海拔600 m以下的地区适合栽种笋用高氏甜龙竹;高氏甜龙竹栽植适宜的株行距为2 m×4 m,栽种时,以每丛留3~4株母竹、米径控制在4~8 cm为宜;在母竹高2.5 m处封顶可促进枝叶生长和笋芽萌发,增加笋产量;施肥、浇水、竹丛覆盖和剥土晒蔸等措施均能提高笋产量。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个旧市锡城林场不属于毛竹的分布区域。但是,毛竹在这里却集中成片,长势良好。对该林场的毛竹林进行全面调查后,将测定结果与自然分布的中心区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毛竹在此地生长良好,是毛竹分布区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不同,分别在双江县坝糯竹林林场和勐库忙那林场,西盟县岳宋乡,新平县平甸乡等四个试验点,对黄金间碧玉、油勒竹、绵竹、勃氏矩龙竹、大叶慈竹、龙竹、版纳甜龙竹、野龙竹、慈竹、云南龙竹等10个竹种,进行枝条件扦造林,埋节造林试验,从立地条件、竹种、种源、平竹运输贮存、造林整地、造林密度造林时间、促进生根剂、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七点  相似文献   
6.
在甜龙竹主要分布区选设86块样地,以积温等10个立地因子为研究对象,应用数量化理论I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生产实践筛选出积温,土层厚度和坡向为主导因子,以此划分了8个立地类型,并对其生产潜力进行了预测,经检验精度达82%以上。  相似文献   
7.
丛生竹育苗与栽培技术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10年的教学、科研和生产,总结了丛生竹民快速育苗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组在云、贵、川、桂四省区18个地州市60余个县市的从事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情况。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2省情,研究创新出侧枝扦插,竹节扦插,小苗压条快繁容器育苗,促进开花结实、修枝抹芽、封顶、竹秆摆置方式、整地筑床方式、生长素应用技术、,HC生根促进剂研制、SW生物肥料应用、根外施肥技术、竹笋促成技术、造林新技术、病  相似文献   
8.
"南竹北移"快速育苗及栽培技术实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的调研试验及一年多的实践 ,总结出了“南竹北移”快速育苗的主要技术 ,使毛竹母竹、金竹母竹北移成活率达到了 95 %以上 ;金竹当年移栽当年出笋成竹 ;其他竹种北移成活率达 80 %以上。  相似文献   
9.
选择交通方便,水源条件好,土壤结构和质地适宜、种源比较集中的苗圃地及一系列的整地筑床过程,以龙竹为母竹进行节间切口不带蔸埋秆育苗,用勃氏甜龙竹的主枝及次生枝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进行扦插的无性繁殖。在埋扦和扦插过程中,技术把关、管理跟上,龙竹埋秆育苗平均成活率达到70.2%,经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技条平均成活率达78%。  相似文献   
10.
1993~1996年在云南省双江、西盟、新平、峨山等10个县设点,采用简单对比试验、随机区组试验、正交试验等方法,对龙竹、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黄竹、野龙竹、云南龙竹等材笋两用丛生竹种的丰产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从壮苗培育、适地适竹、细致整地、合理密植、栽植技术、科学管理(林农间作,土壤施肥,伐桩施肥,叶面施肥,留笋养竹,修枝封顶)、合理采伐和适时复壮更新等方面,探索出能为生产应用的一套丛生竹丰产栽培技术。应用此套技术措施,在云南省实现了丛生竹当年育苗,当年上山定植,3~4年成林成材,每年每hm2产风干竹材22.5t以上,产鲜笋7.5t以上,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